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种辑遇刺-(1)

   颍川,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之地,自古以来就文风颇盛,士族林立,这里大士族有四个半,小士族有七十几个,尤其是党锢之祸以来,不少从朝中退下来的大儒都喜欢在颍川的治所阳翟县授业教书,开办书院,导致这里的受教育程度极高。

   虽说圣人书大多都是用来读的,拿来做事往往百无一用,但这些退休大佬们在授课时往往也会捎带手的传授他们宦海沉浮的行政经验,要知道这年头能识字都已经是极为奢侈的原因了,相比之下,颍川本地的世家人才自然就尤为的出类拔萃了。

   种辑来到阳翟,直接就来到了阳翟郭氏,亮明身份,登门拜访。

   种辑是堂堂光禄勋,再怎么不值钱这也是九卿之一,况且自刺杀董卓之后,他也算是天下名士,郭家自然不敢怠慢,连忙以重礼将人请了进去,又叫了家族内几位德高望重的宿老特意作陪。

   “久闻郭氏上下人才济济,种某初受大任,意欲征辟掾吏,不知郭家之中,可有人才?”

   郭氏上下一听居然是来征辟掾吏的,自然大喜过望,虽然不可能将最顶尖的几个推荐给他,但郭家的人多了去了,嫡出的庶出的加一块年轻才俊怕是得有几千人,自然不会吝啬,因此郭氏一口气就推荐给种辑十几个,让他自行挑选。

   种辑其实也不在乎具体选谁,关键是要拉拢与这郭氏的关系一口气就招募了三个看的顺眼的,然后感叹道:“如今我虽身为光禄勋卿,但奈何手中人才凋零,莫说是重组羽林虎贲两卫,就连基础的护卫人员都有所不足,大多都是青兖二州来的粗鄙之辈,让这些人来近卫天子,是我的失职啊。”

   郭氏族老们闻弦音而知雅意,立马就表示,如果陛下不嫌弃的话,他们可以派遣部分郭氏弟子进宫担任宿卫。

   种辑则表示,天子肯定是不会嫌弃的,就是不知道荀令君能不能批,让他们等自己的消息。

   郭家宿老们大喜过望,于是理所当然的就将他留下来一块喝酒吃宴,席间大家越喝越投契,种辑竟当场决定,以后他在有闲暇的时候,可以来郭家这里讲讲经,给郭家的后辈子弟上上课。

   他也知道自己的分量稍微有一点不够,于是他甚至满嘴跑火车的表示自己跟少府孔融同样也相交莫逆,他回去一定劝劝孔融,让他没事儿的时候也来阳翟郭家坐坐,讲讲经学。

   这大礼算是送在了郭氏的心缝里去了,阳翟郭氏,就是颍川四个半大士家中的那个半字,代表人物是袁绍手下的郭图以及沾着点关系的郭嘉。

   之所以是半,因为郭氏精研的家学是小杜律,乃是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祖上出过好几任廷尉,但汉朝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么,所以法家学问先天就比儒家学问要低一等,相比于韩陈荀钟繇稍微差一点,如果能补上经学的短板,对他们家来说,无疑是惠泽子孙万代的大好事。

   而种辑之所以选择郭家为突破口,也是因为他们家不像其余士家那么高洁,整个阳翟有一半以上的土地都是他们家啊,阳翟姓郭的人有几千人,全是他们家亲戚,这样的家族哪怕不去研究学问,全家不识字,也算是一方豪强了。

   有钱有粮,人口众多,但相对缺少进身之阶,又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比较热衷于联姻,颍川七十多个世家或多或少都跟他们沾亲带故,不敢说人缘有多好但当个纽带绰绰有余。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