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四章 传国易姓?知己啊!(二合一)-(1)

   陈登的公然叛变,如同一声发令枪一般,直接让一潭死水的政坛搅和了起来。

   就在第二天,刘协陪着自己的大老婆,也就是皇后在宫中散步,装出一副慈爱的样子用耳朵贴在他的肚皮上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突然就见张宇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

   “陛下,不好了。”

   “怎么了?”

   “大儒郑玄,听说郑玄带着百余名弟子,正在往许都而来!”

   “郑玄?”刘协愣了好半天才道:“谁啊。”

   “就是……就是郑玄啊,当代大儒郑玄啊。”

   曹曦道:“天子难道连郑玄都不记得了?他可是天下闻名的经学大师,主学京示易和公羊春秋,是当今天下公羊派的领衔的人物,还是当朝九卿呢,不过他只是虚领了一下,就回青州老家去了。说起来,郑公今年应该快要年过七旬了吧?”

   “九卿还能虚领?哦,反正就是德高望重的大儒呗,怎么,他是来做官的?”

   “陛下!郑玄是陈球的门生啊!他这是……这是来骂您的啊!”

   不用说也知道,这郑玄肯定是为了赵云的事儿来的,这个岁数的大儒前辈,却摆出了一副以死相谏的意思,朝廷里现在都快要紧张死了。

   这种人,轻易肯定是不能杀死的,否则天子的名声就臭了,是要写进史书遗臭万年的。

   可你要是跟他辩论,人家能引经据典的辩哭你。

   刘协却道:“啊?骂我来的?嗨,我还以为多大点事儿呢,老头既然都已经七十多了,想骂就骂两句呗,我又不能少快肉,这年头骂我的人多了,不差他一个,不用管他,他要是来了,我念在他曾经刺杀董卓的份上,不跟他一般见识让他骂两句就是了。”

   刘协一点都不紧张,反而还很高兴的又将脸贴在曹曦的肚皮上。

   “卧槽,这小崽子腿还挺有劲。”

   张宇却是被刘协的反应给弄的有点傻眼了。

   “啊?这……就这样?陛下,郑玄可是海内闻名的大儒,不可不敬啊。”

   “我也没不尊敬他啊,我不是说让他骂了么?”

   “这……可这是大逆不道啊。”

   “七十多岁的人了,跟他一般见识干什么玩意。”

   “这……陛下,要不咱们也抓紧时间,找一找能与他分庭抗礼的大儒,好生准备准备好驳斥他的胡言乱语?”

   “咋的,大儒骂人掉血啊,我还得整个盾?”

   “从来只听说刀子杀人,没听说过骂人有个蛋用的。”

   “可是……这要是写在史书上……”

   “爱写啥写啥呗,不影响我吃不影响我喝的。”

   好像,说的也有点道理啊。

   要知道郑玄此来,朝廷里所有人都紧张的不行,这位大儒的面子也是真的够大,为了让他安全进京,夏侯渊和吕旷甚至特意停战了三天,恭恭敬敬地送他到了兖州境内。

   可天子却居然如此的云淡风轻,仿佛丝毫不当回事儿一般,一时间,朝野上下自然也是要议论纷纷的了。

   老头走的倒也挺快的,从泰山郡到许都,愣是不到半个月就走到了地方。

   而这半个月里呢,刘协也或多或少的了解了一点这位即将要过来骂他的大儒的一点背景资料。

   简单来说就是……很牛逼的一个大儒,喜欢教学生,桃李满天下的,而且他跟袁家还不清不楚的,此前在青州的时候跟袁谭的关系就还挺好的,日前袁绍所举办的那个辩经大会还特意邀请他去参加了。

   于是为了显示自己虚心挨骂,刘协特意在大殿接见了他。

   这货还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身后还带了自己的一大票学生,一进殿,就给了刘协一个下马威。

   “臣郑玄,参见陛下。”

   “嗯,郑公,您这身后那么大一张白布,是什么啊。”

   “回陛下,这是臣一路走来,各地儒生士子,联名为陛下所上的万言之书。”

   “哦?写的是什么呀。”

   “请杀赵云,以谢天下。”

   “哦,张宇,来,拿来给朕看看。”

   然后刘协就把这张所谓的万言书捧在了手里,啧啧称奇道:“这字迹写得可真漂亮。”

   “陛下,是同意诛杀赵云了?”

   “不同意啊。”

   “陛下,此乃万民之心生!”

   “哦。可是我不听啊。”

   “你……”

   郑玄直接就傻眼了,这不是耍臭无赖么?

   “陛下就不怕动摇国本么?”

   “不怕啊,没事儿,你想说啥你就痛痛快快的说,张宇啊,给郑公搬个胡凳,让他坐着说,郑公您放心,您说着,我保证认认真真的听,反正听了我也不做就是了。”

   张宇果真拿了一个胡凳放到了郑玄的屁股底下。

   七十多岁的人了,再扯什么坐而论道的就不好了,老胳膊老腿的万一跪折了算谁的啊。

   郑玄见状,深吸了一口气,道:“陛下,可曾知侯服于周,天命靡常?”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顿时便是一片倒吸冷气之声,曹操更是刷的一下瞪大了双目,大喝一声道:“放肆!郑玄,你今日是来倚老卖老的么?”

   刘协却打断了曹操的话,反而给郑玄打圆场道:“唉,大司马这是干啥,吵架么,啊呸,这个,辩经么,哪有刚开始咱们就急头白脸的道理?”

   然后十分虚心地求教到:“我还真没听过这句话,敢问这是啥意思呢?”

   郑玄哼了一声,道:意思是说,“天命,是不固定的,殷人也有臣服于周人的一天。”

   “哦,说的很有道理啊。”刘协居然还点了点头。

   “那天子可曾听闻,民心无常,唯德是辅。”

   “没有,这又是啥意思?”

   “意思是说,人民的心,也是无常的,谁能给他们带来好处,他们就会服从谁,反之,君王如果不得民心,就应该,被,替,换,掉!”

   话落,大殿之上已经是落针可闻。

   这也没什么好稀奇的,这玩意说白了就是西汉中晚期所流行起来的公羊派主流观点:传国易姓说而已。

   大概意思就是说皇帝如果没有德行就应该被替换掉的意思,这个说法自进入东汉以来,已经彻底的成为异端学说了,直到最近,才被袁绍又重新搞了起来。

   说白了,袁绍是想当王莽了。

   有趣的是,当年王莽被推上去主张的是改革,而他主张的却是守旧。

   当年推翻王莽的刘秀主张的是守旧,而刘协却是主张变革了。

   也算是因果轮回了。

   然而不管怎么说,在东汉再聊这个,这确实有点乱臣贼子之嫌了。

   所有人都在等着刘协龙颜大怒。

   然而刘协闻言却一拍大腿:“你说得非常有道理啊!所谓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大实在话啊。”

   郑玄深吸一口气,道:“陛下,此万言书已经足以证明,民心所向,若陛下真的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请陛下顺应民意,杀赵云以谢天下。”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