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回忆(上)-(1)
随着2003年盛夏的离去,13岁的邜雨竹结束了寄住在外婆家的最后一段时光。
这个暑假和往常一样,燥热又无聊
每天清晨,太阳还没从地平线上完全升起,邜雨竹就已经被外公从被床上拎了起来。
如同军营般迅速地洗漱之后,邜雨竹规规矩矩地端坐在餐桌前,慢条斯理地吃着碗里的白面条。
邜雨竹不用翻就知道,她的碗底一定藏着一颗漂亮的煎蛋。
是只属于她那个印着大红牡丹花的陶瓷碗的煎蛋,那是她的外公特地为她做的。
邜雨竹的外公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在那个年代那个大环境下,读书是一件并不被重视的事,每个人都手握锄头,耕种着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外公的父亲在镇上的一个小工厂做工人,在当时也算得上是见过世面的人。他见多了那些达官显贵的大起大落,深信“读书改变命运”这一说法,因此,通过他对外公的不断鞭策,终于把他培养成了全村唯一一个大学生。
邜雨竹的外公读的也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大学,那大学放到现在也是大有名气的“211”,她的外公学的也是当时特别洋气稀有的“遥控遥测”。当时毕业包分配,邜雨竹的外公毕业后就进了部队,凭借着过硬的专业技能一路升到了团级干部,成了受人尊重“沈工”。
虽说生活待遇跟着上来了,但邜雨竹外公那艰苦朴素的精神可是从来都没有丢过,每天早上都是白水煮面再加点盐,就这么吃到了现在。
邜雨竹的外公虽然经常板着一张脸,可谁都知道,在沈家众多的小辈里,他最疼爱的就属这个从小就和他一起生活的小外孙女了。
邜雨竹从小到大做的倒霉事儿可不少,爬到树上掏鸟蛋,摘大院里别人家精心养育的花,把隔壁的胖胖给揍地哭爹喊娘
可严肃地外公却从来都不舍得打她,每次都是板着脸说她两句,见她嘴巴一撇,一副快哭的样子,外公就只好无奈地说一句:“下不为例。”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每天早饭过后,邜雨竹都会被外公逼着在书房里练习毛笔字。
那间书房本来是专门为她的表哥沈北准备的,沈北每逢寒暑假就会回来住上一小段时间,自从他跑到北京的公/安大学去奉献人民之后,那间书房就变成了邜雨竹御用的了。
每当这个时候,邜雨竹的外公就会拿着当天的报纸坐在她的边上看。只是,这个暑假外公只要一打开报纸,眉头肯定会紧锁。
邜雨竹知道,外公要么是看到了“非典”的报道,要么就是看到了“伊拉克战争”的报道。
果然,外公把报纸一抖,放在一边感慨地说到:“哎,都是天灾人祸啊!真是苦了那些无辜的百姓啊!伊拉克那场战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那些被炮弹伤了的平头百姓才是最无辜的受害者啊!”
接着,他又伸出手拍了拍端坐在书桌前的邜雨竹的脑袋:“小丫头,你活在和平年代是多么幸福啊!”
邜雨竹撇着嘴,并没有多开心。自从沈北不来外公家过寒暑假之后,她连个陪玩的人都没有了,每天的生活没劲透了。
好在,她听说再过两个礼拜她的爸爸妈妈就要来接她去他们的家了。听说,那是一栋有着漂亮的花园的白色小房子,房子里面有超级大的电视机,还有学校里才有的电脑而且,她开学就要上初中了,她可以去新的学校,交到新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