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7 往事-(2)
皇帝的确急得心急如焚,然而出于对这位海内第一名将的信任,这时的皇帝倒还能够沉得住气。
然而偏偏在这个时候,朝廷里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魏国公三道节度使戴鸾翔拥兵自重手握重兵,但就是不与戎羌决战,图谋甚不可问!
这种恶意的揣测原本就十分没有道理:要是戴鸾翔真的图谋不轨,那他手里已经掌握了那么多的军队,并且朝廷腹地已经空虚,他又何必在戈壁滩上喝风吃沙子呢?
还不赶紧麻溜地率领大军打朝廷一个措手不及,把你们这群多嘴多舌的乌鸦全部拔了毛?
然而出于对权力天生的独占欲望,皇帝还是对戴鸾翔产生了疑问,而皇帝设置在前线的耳目也不断报告,说是前线战机不断,但戴鸾翔始终是按兵不动。
这就进一步加深了皇帝的怀疑。
为了解除自己的怀疑,皇帝便找来宗室之中唯一通军务的皇亲国戚毅亲王,想要征询一下他的意见。
毅亲王的身份也十分特殊。
他除了是皇帝的亲叔叔先帝的亲弟弟之外,还有着另外一段身份和经历,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是前任皇帝的有力竞争者也就是说,毅亲王当年是可能登上至尊之位的。
那时的毅亲王那也是一表人才,并且被父皇委以在外领兵的重任,并且不断地称赞当时的毅亲王为“帝王家的千里驹”,以至于朝堂之上废长立幼的呼声不绝于耳。
然而最终登上皇位的,依旧是毅亲王的皇兄,也就是今朝的先帝。
毅亲王是个聪明人,知道在当今皇帝眼里,自己这个能够威胁他帝位的亲弟弟,就是一根眼中钉肉中刺,呆着不动尚且有人来找你的麻烦,乱说乱动就更是寻死之道!
倒不是皇帝有意来为难你,就怕有些想要踩着你上位的卑鄙小人来挑你的麻烦,在皇帝耳边进谗言,一句两句的,皇帝还可以不闻不问,但是说的多了说的久了,麻烦自然就来了。
于是毅亲王果断地辞掉了身上所有的差事,更加不会掌握军队,从此不问政务放浪形骸四处游玩,做出一副丝毫没有野心的样子,就准备当个安心太平的王爷了。
皇帝当然知道他的心思,也知道他的这位亲弟弟虽然才干或许比自己还强一些,却也不是那种会阴谋造反的卑劣之徒。
因此皇帝虽然恩宠有加,但也遂了毅亲王的心愿,从来不派他去做什么军事政务,任由他修身养性嬉笑人间。
直到前任皇帝死了,他的儿子也就是当今皇帝登基,因为朝廷里缺乏可用的人才,政局也不是十分稳固,这才不得不请毅亲王重新出山主持大局。
不过毅亲王这么多年不问朝廷大事了,他去分管这些事务,也不过每天过去签个到点个卯,蹲在那里告诉别人不要乱来之外,也从来不会有什么具体的指示。
就好像那年毅亲王奉旨巡视江南,出大主意的,都是他的侄子当今皇帝的弟弟康亲王。
不过毅亲王的威望就放在那里,有他坐镇,底下官员办事也麻利干净一些,于是乎,手下缺人可用的皇帝便将毅亲王视作了肱股之臣。
于是皇帝便会问出那一句事关重大的问题:“戴鸾翔,此人可靠吗?”
戴鸾翔可靠不可靠,毅亲王还能不知道?
别说是存有什么二心了,哪怕就是他办事懈怠一点,大齐朝的北方战线就已经千疮百孔了。
这一点毅亲王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因为实际上,戴鸾翔就是从他手里慢慢崭露头角的,他算是戴鸾翔的老上级了。
可是既然皇帝问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并且是对着毅亲王问出来的,那就说明皇帝心里面已经产生了怀疑,或许不过正是在寻找证明自己这种怀疑的证据而已。
这时,毅亲王就做出了一个令他无比后悔的回答,他既没有力保戴鸾翔,当然也不可能落井下石,而是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皇上,说戴鸾翔要造反,就是杀了老臣这颗白头都不会相信。但是军中既然有这样的传言,那于军心不利是肯定的。要老陈讲,或许临阵换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