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初见古格-(2)
这时,格列的手机响了,他接了电话之后,对吴钦说:“今天先到这儿吧,国际文化交流协会考察团来遮达县了,我去要回去协调接待。你回酒店做好准备,明天一早进古格王城。“
吴钦拿出手机,随便拍了几张古格遗址的全景照,然后开车返回遮达县城。
在路上,吴钦看到路牌上写着“遮达县城”,他便问格列:“这个县为什么叫遮达?它有什么含义吗?”
格列说:“清朝时期,象泉河流域有两个宗,相当于两个县,一个叫遮不让宗,一个叫达巴宗,后来合二为一,就改叫遮达了。遮不让,就是古格王城遗址周围这片区域。达巴,离这里还有八九十公里,那儿也有一座城堡遗址。有人也叫它达巴遗址。”
“达巴遗址是不是也有古格王国一样的王城?”
“有,但很小。”格列说,“达巴是古格王国下属小国,达巴王在那里建筑城池,对古格王城形成拱卫态势。达巴遗址规模较小,残破不堪,如今无人问津。”
格列毕竟在博物馆工作多年,对西藏各地历史还是了解一些的。
吴钦在心里暗暗记下了达巴遗址。
格列回到县城,匆匆忙忙赶往象泉河边的茶馆,那个委托他协助吴钦的东北人老罗,正坐在靠窗的位子上。
格列跟老罗打了个招呼,就带着他离开那个人多眼杂地方,向县城北边的托林寺走去。
托林寺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重要寺院,在当年的古格王国,它是规模最为宏大的寺院。
所谓“前弘期”,是指从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开始崇佛,到末代赞普朗达玛灭佛这个期间,佛教在西藏大行其道。
随着吐蕃王朝覆灭,高原陷入四分五裂,佛教也受到打压。直到后来古格王朝建立,以仁钦桑布为首的大师西行求法译经建寺,印度佛学高僧阿底峡进藏,开启了佛教再一次的辉煌,也就是开始了后弘期。
两人来到托林寺。
格列认识这里的工作人员,没有买门票,打声招呼直接进去了。
他假装给老罗介绍寺院的情况,实际上谈起了他们的生意。
老罗对格列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协助吴钦进入考古现场,配合他破解古格秘符。
格列觉得吴钦还是个学生,教授都破解不了的秘符,学生能有什么作为。
老罗说,他早已经将吴钦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他让格列全力配合就行。
格列不时地冲着寺院的壁画指指点点,好像真是参观者。
格列并不很关心那些秘符能不能破解,他只关心自己的报酬如何算计,怎样支付。
老罗早就答应过他,事成之后付50万。那是在吴钦破解秘符的情况下,如果破解不了,格列为行动提供了方便,他仍可以得20万的报酬。
“最近,遮达县突然热闹起来了。”老罗漫不经心地说,“使者可要一心一意噢。”
格列听得出来,老罗话里有话。
他说:“是啊,旅游的高峰期到了嘛。”
“不仅如此吧,还有不少外国人。”
“哦,你想多了。”格列笑着说,“最近,国际文化交流协会考察团,来遮达县考察古格遗址,他们希望帮助当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官方活动,我负责协调工作。要是没有这个幌子,我们的事怎么操作呢?
“‘使者’聪明,注意保密噢。”
“明白,我喜欢与保密意识强的人打交道。”
“另外,你要注意观察吴钦,他如果有什么异常行动,也随时告诉我。”
“什么算异常呢?”
“你懂的。”
两人边走边聊,出了托林寺,沿着街道一侧的人行道前行。
突然,“吱”一声,一辆越野车在他们身边急停。
格列心头一惊,老罗立即将手口袋。
那车的车窗打开了,曲珍露出笑脸:“阿爸。”
“曲珍?”
格列没想到女儿这么快就已入职上班,而且进入角色了。
“我现在是考察团的翻译,我们是来工作的,就住在喜马拉雅大酒店。我知道你是协调人。你一会儿过来哦。”曲珍的脸上洋溢着兴奋,是那种大学毕业生刚找到工作的兴奋。
“我和叔叔谈点事,随后去拜访你的老板。”格列说。
曲珍所坐的车里,又有一扇车窗打开,拉尔森面带微笑向格列点了点头。
格列冲他挥挥手,车就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