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卖鱼的青年-(1)
“小伙子,你这鱼怎么卖啊?”
一个老大娘挎着篮子经过鱼摊,一时之间有了些意动。
“15块一斤。”青年随口答道。
“怎么这么贵!其他鱼摊才是11块一斤,便宜点的话我就买一条。”老大娘谈价还价。
“15块,不讲价。”
“切,不要了,不通人情,坑人!”老大娘不满的丢下一句话,走了。
不过从头到尾,青年依旧不为所动,继续慵懒的坐着,没有丝毫的挽留意思。
一位中年妇女同那位大娘擦肩而过,朝鱼摊走来。
“小逸,你这样做买卖可不行,刚才不会和她说说,你这鱼和其他摊位的鱼不一样,味道鲜美,物有所值。真不知道你从哪儿网到的。”中年妇女朝青年笑嘻嘻道。
“随缘就好。”青年笑笑,也不接过话题,而是说了一句。“孙婶,你这一次是想买鱼来了?”
“是啊,入秋了,给你孙叔炖点鱼汤补补身子,还别说,你这里的鱼不光味道鲜美,滋补的效果还特别好。”孙婶笑着说道。
“好,那就选这条吧。”青年笑了笑,站起来从摊位上抓起一条大鱼。
“对了,多少钱一斤了。”
“15块。”
“你这孩子,都是街坊邻居,一点熟人价都没有,好啦,15就15,你帮我加工一下吧。”孙婶摇头道。
“好。”青年简短的应了一句,把鱼丢到了案板上,拿起了案板旁的小刀。
他左手按在大鱼的鱼身上,右手刀起,落下,鱼头分离。
接着,他的小刀有节奏的飞舞,将鱼身上的片片鱼鳞清刮一空,速度不快,却是带有某种韵味。
“哎呦,小逸你的刀功真的不错,孩子也是好孩子,就是命苦了点。”孙婶看着青年认真的忙活,不由得感慨了一句,接着又问道。“对了,你爷爷的丧事办得如何了?”
青年没有抬头,淡淡的回答道。
“今天就是头七了,多亏了街坊大伙的帮助,都解决了。”
“唉,虽然说人死了一切都不必再说,但这一次老樊头走了,对你反而不是什么坏事。瞧瞧这些年,你父母车祸去世,他拿你来撒气,平时打骂一下也就算了,竟然在大冬天让你一丝不挂的在冰天雪地里跪着,那时候你才五岁啊。”
“还有,老樊头一喝酒就醉,醉了就打你,力气还忒大,几个街坊都拉不住他,唉,这几年苦了孩子你了,有学上不了,还得做买卖来养着他。”
孙婶絮絮叨叨的抱怨着。
听到孙婶抱怨故去的爷爷,青年虽然表情不变,但手上的动作陡然间加快了不少,刀光乱舞。
鱼鳞剔完,刀光突然从鱼身横斩而过,接着鱼身翻动又是一到刀光切割而过。
下一刻,两边的鱼肉滑动而下,只剩下有些白森的鱼骨架。
“剁剁剁。”
青年极快的把鱼肉砍成几段,然后装进袋子递给了孙婶。
“孙婶,鱼肉切好了,一共是45块,您拿走吧。”
“好嘞。”付过钱,孙婶接过鱼肉,一拎,脸色顿时有些惊讶。
青年笑了笑。
“您拿好吧,多出的两斤是我孝敬孙叔的,我爷爷的丧事他没少出力气,您别拒绝,多让孙叔补补身子,我也就安心了。”
“好个孩子,倒是有心了。”孙婶笑骂了几句,不由叹了口气,她是真心挺喜欢樊逸这小伙子,都是在北地住了十几年老街坊老邻居。
樊逸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因为车祸去世了,他爷爷一手将他拉扯大,可在邻居们的眼中,这老樊头简直就是个混球,好吃懒惰,尤其爱“体罚”樊逸,大家管还管不了,这些年,在邻居们的眼中,樊逸是受尽了“折磨”。
好在苍天有眼,老樊头喝酒喝出了酒精肝,刚刚去世,没有了这“老痞子”的牵绊,樊逸也许会过的更轻松吧,至少孙婶是这么理解的。
拿起了肉,告别樊逸,孙婶到别的摊位买蔬菜去了。
樊逸放下手中的刀具,顺手将早早放在案板旁的一串香蕉扳下一根,随意撕了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