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大唐键侠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唐键侠》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六军不发-(1)

   超多精品尽在

   ♂完♂

   ♂本♂

   ♂神♂

   ♂站♂

   无论李倓,还是李汲杨炎,对于河北战事都不看好,还是那句话,史思明坐拥十数万大军,他既然来了,官军最多与之持平,甚至还有可能惜败惨败,想要在年内将关西兵马陆续调回陇右河西,可能性很小啊。

   李汲心说我若是史思明,必定停留在魏州观望风色,要等官军围攻相州,将破未破之时,警惕性最低之际,悍然发起全面进攻。若能因此不但击退官军,而且还把安庆绪给饿死,那就最好啦谁耐烦再侍奉一位太上皇啊。

   想那李亨跟李隆基还是亲爷儿俩呢,李隆基忌李亨如此之甚,而当李亨坐稳宝座后,也把李隆基圈在南内,轻易不往拜见对外都说是李辅国拦阻,骗鬼啊!皇帝想去见老子,哪是一介阉宦所能阻挠的?终究李辅国也就前汉弘恭石显,后汉张让蹇硕的权势,又不是王莽曹操。

   如此一来,陇右道便只得凭借自身之力,应对吐蕃军可能的再次侵扰了。李汲因此劝说李倓,既然援军没指望,咱们不如还是放弃鄯城吧?李倓却不肯应承,说:“郭昕李元忠方来报,已分派种籽,容许鄯城百姓归乡春播……若在此时弃城,招他们回来,反倒动摇军心挫伤锐气,恐怕得不偿失……”

   李汲无奈之下,只得一肩扛过整训军队的重责,将新招募上来的四千将士,每日操练。但可惜府库存粮有限,杨炎为了长久考虑,不肯多拨,这连饭都吃不饱,当兵的怎么可能承受大运动量呢?

   李汲坚持每日训练,只是要使他们养成习惯而已,事实上也就列列队,辨认辨认左右旗号罢了,不会超过一个小时……

   就这样士卒还叫苦连天呢,跑来恳请李汲减少出操数量,李汲当场一瞪眼:“汝等在乡间务农,难道下田劳作,不比出操辛苦么?”对方却回答道:“自冬至春,这三个月原本就不下田劳作……”李汲怒斥道:“便在婆娘身上劳作,也未必比出操省力!敢不从者,军法无情!”

   他心说你们懒,我难道就勤快吗?固然每日晨起锻炼已成习惯,但我也巴不得干拿俸禄,整天窝家里跟青鸾卿卿我我,外加琢磨琢磨新的菜式啊。问题是太平时节不苦练,等将来上了战场,便有你等好看了!

   时光荏苒,匆匆而过,眨眼间便已是二月份了,陇右的春天来得格外的迟,野外积雪尚未化尽。李汲三天两头往节度大使府跑,打听河北战事的进程,他总疑心官军已然败了,只因为相隔遥远,故此消息尚未传来……

   上回就听说相州城里已经断粮了,人们掘鼠充饥,怎可能再熬太长时间呢?那城里可没有张巡啊!

   正相反,张巡在城外,属于攻城方,则饥馁冻饿之城该如何攻打,对他来说,有如久病成医一般,难道还将不出良策来吗?

   而且此前在鄯城下连战连胜,迫退蕃贼,李倓具文向朝廷请赏,这诏书也总该下来了吧。

   二月中旬的某一天,李汲才刚从校场上回来,瞧瞧天色,红日尚未登顶,正琢磨着干脆回家去吃顿好的,然后歇个午觉啊,还是再去向杨公南哭求些物资呢?忽见贾槐疾奔而来,拦住他的马头,说:“节帅有请。”

   李汲闻言,内心便不禁“咯噔”一下难道是河北战事,有消息传来了吗?急忙来至衙署,请见李倓。

   李倓将一纸公文递给他,开门见山地说道:“长安有旨,召长卫回京,就任左英武军录事参军事。”

   李汲一脸的茫然:“左英武军在何处?”

   李倓一撇嘴:“自然是在禁中……”

   原来这左英武军并非一座军镇之名,而仅仅代表了一支部队。话说唐初全国兵马俱归十六卫,其中十二卫是府兵的领导机构,左右监门卫则掌禁军,左右千牛卫负责皇家仪从统称南衙;其后府兵制逐渐崩溃,乃别设北衙六军,警卫皇城和宫廷,分别为: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和左右神武。

   李亨在行在的时候,因为禁军多半跑散,剩下的也不堪用,乃遴选神策军中精锐入卫。但这终非长久之计尤其神策军出自神策军镇,基本上都是同乡,这同一来源的将兵必结私党啊,即便有鱼朝恩等宦官督着,皇帝也不可能放心于是最终将神策军置于陕州,而从各军中选士补入北衙六军,并且挑选擅长骑射的勇士千人,命为“衙前射生手”,或名“供奉射生官”“殿前射生”。

   这“殿前射生”的规模逐渐扩大,从一千人增长到两千人,乃分为左右厢,还都之后,干脆授予军号,那便是左右英武军了。

   李倓向李汲详细解释道,北衙六军的前身,乃是跟随高祖皇帝起兵的“元从禁军”,以及太宗皇帝所设“飞骑”和“百骑”(武后将“百骑”扩充为“千骑”,中宗又将“千骑”扩充为“万骑”),开元年间,六军齐备,最盛时达到四五万人。

   然而随着北衙六军数量的扩充,质量却在直线下降,一则多选功臣子弟为将,但龙真未必生龙,凤真未必生凤,唯老鼠生儿倒可能真会打洞……二则畿内良家子为了躲避征戍,也往往四处钻营,投入北衙因为北衙兵要卫护天子,不大可能真派你上战场啊。

   由此安禄山作乱之时,北衙六军基本无用,上皇西狝,追随在旁的禁军不过千数,还在马嵬驿闹了一场,其后跟着今上逃向灵武的,更是不足百人。虽也陆续填补,重加整训,基本上还是个半空的架子,六军加起来连三千人都不到,多数还只能充作仪仗队。

   故此目前禁军中真有战斗力的,唯独“殿前射生”,也就是左右英武军。

   李倓说了:“孤与长卫同心御蕃,岂肯放君还京啊?然而既有旨以充左英武军录事参军事,则孤不便拦阻也。”

   说着话,将身体略略朝前一倾,压低声音道:“前不久,百官上奏,请加皇后尊号为‘辅圣’,端赖李端卿劝谏天子,云:‘自古皇后无尊号,唯韦后有之,岂足为法?’方寝此议……”

   所谓“韦后”,是指唐中宗的第二任皇后,中宗复位后参政弄权,受群臣所上尊号“翊圣”。其后中宗驾崩据说是被韦后安乐公主母女俩毒杀的当年的临淄王如今的上皇天帝发动“唐隆政变”,处死韦后母女。所以说了,自古以来,皇后而有尊号,唯韦后一人而已,结果她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这真是太不吉利啦,陛下您也打算让自家老婆仿效吗?

   “……且李辅国日益跋扈,内外皆呼‘五郎’而不敢名之,即便李端卿,亦呼之为‘五父’也……”

   李端卿就是李揆,乃陇西李氏旁支,开元二十九年中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兼礼部侍郎,知贡举。他这出身不可谓不高,宦途不可谓不正,地位不可谓不尊,声望不可谓不隆,然而敢拦挡张皇后加尊号,见了李辅国一阉宦,却要叫叔(五父就相当于五叔)。李揆尚且如此,其他朝臣,不问可知也。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