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蓝面鬼出-(1)
李豫指婚,使李泌娶卢氏女为妻,这位卢氏夫人乃是玄宗朝宰相卢怀慎的女孙,他有个堂弟名叫卢杞,字子良。
数年之前,卢杞曾在朔方军中任职,充当仆固怀恩的掌书记,李汲也是听闻其名的,但没正经见过面。且前岁唐廷以仆固怀恩为河北副元帅,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恰逢卢杞父丧,归家守制,所以没能赶上那场镀金之战,而李汲随军西出,也就此与他失之交臂。
据李栖筠说,卢杞是去年夏秋之季返回长安来的,吏部候选,谋求起复。既然堂姐夫是翰林学士,则卢杞自然也登门去拜访过李泌,只是李泌不愿意轻易援引姻亲,就写下一封荐书,让卢杞去拜望李栖筠。李栖筠与卢杞交谈,觉得此人心思敏锐,口才甚佳,持身也颇为恭俭,于是就问:“子良欲求朝官,还是欲求外任呢?”
卢杞回答道:“杞年纪尚轻……”他才刚三十岁“又非进士出身,恐怕居朝也不能得清要之职,不妨先外任几载,亲百姓理庶政,再期还朝的为好。”同时他还表示:“若李给事能再居外持节,杞请入幕,听从差遣。”
安史之乱以来,士人先入节度观察使幕府,等积累了资历和声望后,再由上官举荐入朝,这也算是一条终南捷径了起码对于有本事志向的人来说,比去过考进士的独木桥要容易得多啊。卢杞曾入仆固怀恩幕府,原本可以复归,但却听说仆固怀恩拥兵汾州,不听调遣,他觉得归投朔方军有害自家前程,这才直接回长安来候选。不过幕府事务他是很熟稔的,由此觉得若能再入一家幕府做上几年,比外放县令司马什么的,前途可能会更为远大一些。
然而李栖筠无意再次外镇,他还打算从给事中这个清要之职一路往上爬,直至登堂拜相呢,就此敷衍了卢杞几句,请他再多等些日子,看有没有什么机会。随即李栖筠奉命南下商州收拢败军,西援凤翔,就把这人给忘记了。
如今恍然想起,遂对李汲举荐,李汲当即表示:“那小侄就去见见这个卢子良……”李栖筠摇头道:“长卫今为一镇节度,虽与卢杞有亲,亦不宜亲往探问我写一封书信,让他去府上拜你就是了。”
果然第二天,卢杞先跑李泌府上,跟堂姐会了一面,然后通过卢氏夫人,请见李汲。李汲将他请入正堂,定睛一瞧,嘿,传言不虚,这还真是个“蓝面鬼”啊!
范阳卢氏,半个世纪的显族,就理论上来说,遗传因子不可能太差好比说卢氏夫人便是圆脸广颐大眼小口,非常符合这年月的美人标准偏偏卢杞就相貌而言,几乎是畸变体,长得别提多寒碜了。
其实若仅论五官轮廓,卢杞跟他堂姐是有三分相似的,但一大老爷们圆脸广颐也就罢了,偏偏也是小嘴巴,而且眼睛还一大一小,眸子是歪的,有些斜视……最关键此人左颊上好大一团青蓝色胎记,形状还仿佛王八……
当然李汲也知道,这年月还没有“王八”的恶名,龟鳖之属反倒都是长寿的象征,说不定别人瞧了卢杞脸上胎记,还会认为是什么吉兆哪。
终究人不可貌相,李汲并未因为卢杞的相貌而流露出什么厌恶之色来,反倒很热情地延请上坐,与他寒暄。一番对谈下来,他感觉李栖筠的评价是基本正确的,此人学识有限,但心思机敏,对答如流,口才便给,貌似是个驻京办主任的合格人选。
尤其卢杞仪态端庄,不卑不亢,言词也颇有感染力,这多说一会儿话,其脸上胎记都仿佛不那么扎眼了。所谓人各不同,有些人吧,相貌堂堂,远观能使人羡,近处却使人厌;也有些人,长得虽然不好看,甚至于丑陋,但稍稍接触,便觉可以亲近。
因此闲谈了半个多小时之后,李汲终于进入正题,直言道明了自家的用意,说魏博节度幕府如今有这么一个职务空缺,不知子良可愿为否?
卢杞闻听大喜:“愿听李帅差遣。”这职务好啊,既能入幕为宾刷资历,又不必远行殊方,能够留在长安城内与各衙署权贵打交道,刷名声,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差遣嘛。
李汲便问:“节镇设此上都留后,也是以我为始,虽然仿效昔日之各州朝集使,却又不尽相同则在子良看来,任此职都需要做些什么啊?”
卢杞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在杞愚见,上都留后使的职责有五。其一,修缮院邸,以为修容之所……”
所谓“修容”,就是整顿衣冠倘若朝廷有诏,藩帅还朝,总不可能满身风尘一脸疲惫地就去觐见皇帝拜会宰相吧,得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洗把脸,换身衣服。因而卢杞才说,职责之首,我要帮您看好在长安的府邸,以备您不时归来。
“其二,如前,以此院邸,作为本镇官员进京的居留联络之所;其三,上陈本镇事务,传递节帅表章,闻白启导;其四,探查朝廷及别镇动向,禀报节帅,并传中朝诏令文牒。其五,缴纳贡赋,及他杂务。”
李汲心说行啊,我才刚提一嘴上都留后使之名,还没细说呢,你就能把这一新设幕僚的职司任务,条分缕析,解释得如此通透实话说,就连我都还没琢磨得这么深刻过。看起来此人虽然学识有限,才能却无可限量。
“则子良所言五事,以何者为最重啊?”
“自然是第三及第四事最重了。从来大将拥兵在外,朝廷不能无疑,而节帅悬隔千里,也不能分明圣人及宰执的喜好,更难洞悉朝廷方略,则上疑而下惑,祸患必将旋踵而至。故此杞请留都,为李帅上释朝廷之疑,下解地方之惑,远近相安,可以久镇不替。”
李汲不由得伸手拍拍卢杞的肩膀,大笑道:“有子良在,我无忧矣。”
卢杞趁着李汲高兴,便谨慎地探问道:“不知此职,能隶几品?”
“子良而今几品?”
“正七品下。”
李汲说行啊,我奏一个从六品的文散职给你。
卢杞当即伏下身去,大礼拜谢。于是李汲便将家中事务,详详细细地向他介绍了一番我全家这一走,偌大宅邸和部分仆役就都留给你了,从此不再是私宅,而算半公半私;你把前院收拾一下,方便待客,至于跟家兄府邸之间的小院门,也还是先封上吧。
此外我在京中还有一家产业,就是东市的雅轩茶肆,你顺便帮忙督着点儿,勿使破产。不过我既往河北,不必再吃蜀中之茶,而自会从淮南江南买茶距离近且运输方便啊则这间茶肆的主要目的,一是生利,用来维持府邸所需,二是联络崔旰,探查蜀中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