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功高不赏-(2)
李汲击败尚结息,收复瓜州的捷报送抵长安城,李豫自然大喜,可是高兴过后,却又多少有些隐忧。
实话说这几年陇右反击河西规复,各路唐军的战绩都可圈可点,身为天子,李豫自然欣悦。只是各镇反复索要钱粮,朝廷府库皆虚,只能向关东江淮各镇索讨,导致镇兵鼓噪讨饷百姓揭竿而起之类的事,一连发生了好几起虽然都不大,且很快便被弹压下去了。
宰相杨绾上奏,为了支应西线的战事,要求缩减京官衣食,于各衙署杜绝奢靡之风,尽量减少开支,便宰相堂食都只准有一道肉菜。由此上下皆恨此老入骨,叵耐人杨老先生天性俭朴,持身甚谨,衣不重彩食不两味,即便当上宰相以后,全家十多口人都还迫挤在两进的小院子里,想弹劾他都下不去嘴啊。
所以吧,李豫是真不想再打仗了,能够暂且稳定西部局势,唯持目前的防线不移,使得凤翔长安不闻警讯,其愿足矣。至于收复失土,还是寄望于下一代人吧。
由此李汲在少得中央供输,多次伸手都讨不到钱粮后仍能长驱直入,屡败蕃贼,在诸将中便显得极为亮眼,李豫于欣慰之余,不免多少生出些忧虑来这孩子,他如今的声威都快……或许已然超过郭子仪了!
抑且我已拜他为太尉,封武威郡王了,还能怎么升啊?“功高不赏”四个字不时从李豫脑海中冒出来,每次都会惊得他一身的冷汗。
于是召集宰相们商议,李汲又收复肃瓜二州,就此北庭安西可以得全,这么大的功劳,该怎么酬奖他呢?“可要召还朝来,使入中书门下?”
这时候真正的宰相共有四位,李岘已在不久前去世,首相论年资变成了杨绾,其下是王缙李栖筠和崔祐甫,此外名义上的宰相司徒郭子仪和两位财政大臣刘晏韩滉也在座。
李豫话才出口,王缙忙道:“李太尉虽复肃瓜,沙州仍在贼手,若遽召其还朝,恐怕规复河西镇西之事,功败垂成啊,陛下三思。”
估计杨绾李栖筠跟李汲交好,是乐意,或起码不反对他回来的,至于别人,这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自不希望被他人多占。尤其王缙,他跟李汲向来不怎么对付,深恐李汲还朝为相,会压制甚至于折辱自己,因此赶紧出言拦阻。
群相多数附和,李豫不禁皱眉,问道:“则当如何奖掖才是?”
杨绾叉手道:“李汲曾云,志在规复西域,打通丝路,其志未竟,便陛下诏命,怕是也不肯还。臣意,诏书嘉勉,并加其食邑可也,不必使入中书门下李汲虽自文途而出,终未守牧过百姓,其在魏博时,政令亦仰颜清臣。我朝定鼎已久,虽经丧乱,制度仍全,朝中无须周勃,且周勃也必不能安于其位。”
话说白了,李汲武夫气质超过文吏,他当不好宰相啊,则入于中书门下,对于国家和他个人,都未必是啥好事情。
其实杨绾心里明白,李汲若真还朝,郭子仪便是榜样,他是不可能真在中书门下执掌政务的。
崔祐甫道:“即不入中书门下,亦当命李太尉献俘阙下,以扬我唐声势,以见陛下的威德。”他明白李豫对李汲已有所忌惮,因而希望以献俘为名,召李汲还朝,从而确定李汲的真实心思你究竟有没有割据一方,不从王化的野心哪?
李豫就坡下驴,颔首道:“可。”但随即又问:“若彼云战事正烈,不宜遽归,不从诏命,又如何处?”
李栖筠腹内暗笑,心说皇帝你顾虑得很有道理,但这话就不应该你开口问,显得自己毫无肚量。于是他提出建议:“臣愿前往河西,说李汲还朝。”
杨绾当即就给否了:“李太尉名位虽尊,终是外臣,安有宰相亲往相召之理?”从前你就去魏博游说过李汲,但那时候你是什么身份,如今你又是什么身份?我等品位虽不如李汲,但宰相之尊,礼绝百僚,便三公也可抗礼啊,朝廷怎么可能低声下气地派个宰相出去召唤对方呢?
李栖筠道:“不然,可使李长源往召。”
杨绾还是摇头:“不必如此,使翰林做制,内官往召可也。”
“若其不来,奈何?”
杨绾两道白眉毛一挑:“若其不来,便再召,再召不来,便三召。三召不来,其无理有过昔日的来瑱,其心不可言矣,朝廷也可预作准备!”
众皆面面相觑,心说老先生您有必要把话挑得这么明白吗?多尴尬啊!
谁成想杨公权性情耿介,直言敢谏,他从来最反感私底下的小动作了,啥话都敢当面摆明,随即面朝李豫,又一番长篇大论:
“迩来地方观察节度,多不肯来朝,陛下因有此虑。然不来朝者,其情不一,或者偏远不便行,或者朝廷也不愿其离于职守,或者心怀不臣之志其后者,唯淄青与幽州成德也。彼处久陷于伪燕,百姓少受朝廷恩泽,幕僚多为土著自辟,乃敢不朝,河西岂此类乎?
“河西之陷于蕃贼,不过数载,人皆望王师西行,卒多关内朔方旧军,便李汲麾下幕僚,也多中朝官吏,或者往年进士,则以理论,李汲焉敢自外于朝廷?再以情论,臣与李汲君子之交,曾为其伐媒,素知其忠悃谋国,必不肯效李宝臣李正己等人所行也!
“仁德天子,不当忌惮良臣,我辈宰执,也不可横亘君臣之间,使自生疑此非君子所当为也!”
当当当一番公论,说得众人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