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覆清1796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覆清1796》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八章 第一次中外商务会议-(1)

   嘉庆二年八月初二,广州,十三行经济法庭。

   三行是清政府与外国商人之间的中间人,实际上就是等同于代表清政府实行“国营国际贸易”,洋商的买货,必须在十三行买,洋商的卖货,也必须在十三行卖,其中,不管是纳税送礼还是禀告大事小事都在十三行进行。

   如果有世界贸易的大商船来到口岸,就必须有善于语言翻译与沟通商情的洋行商人出来做接待,官府人员则备酒席,设宴会招待,后来这也就成为了其贸易仪式。这样的有秩序有条理的经商模式,使得当时的清政府国力越来越强大,经济越来越发达。

   随着对外贸易越来越发达,口岸的人口流量也越来越多,这也就免不了其他国家地区等的文化意识的流入,所以同时也开始了一股中外思想文化人文习俗之间的碰撞,为清朝当时的社会文化带来了一股新潮流。

   同时,政府方面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十三行为了促使外国商人能够公平公正诚实诚信地进行经贸往来,经过行商和夷馆共同研究制定了十三条行规,并确定为法定条款共同执行遵守,此行规成为第一部世界经济贸易制度体系。

   随后,本着这一制度体系公平的规则诚信的精神进行贸易,大家也都遵守的很好。

   当然,贸易中一些各种各样的纠纷还是难以避免的,所以,专门处理贸易纠纷的广州十三行经济法庭便应运而生。

   只是平常门可罗雀的地方,今日却是人头涌动门庭若市,此时这里不但聚集了国内外的商人,也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百姓。

   “德拉蒙德先生,你可知他们找我们来是商议什么事吗?”作为一个来中国行商的新人,克鲁森认识的人并不多,看来看去,也只有好心的德拉蒙德能说得上话。

   “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不过”说着,德拉蒙德四下张望了一圈后笑了笑接着道:“不过看样子应该是好事。”

   “唉!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希望他们能早日放行,我们也好早日离开。”说到这儿,克鲁森忽然想起了什么,连忙郑重的对德拉蒙德躬身行了一礼后接着道:“对了,非常感谢德拉蒙德先生您的帮助,不然的话我们也不会这么快就处理掉我们的货物。”

   “不必客气,帮助朋友是应该的。”德拉蒙德见状连忙扶起克鲁森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再说了,我也没帮上什么忙。”

   克鲁森闻言正准备开口说些什么时,一声高喝打断了他的动作:“讨虏军总帅到!”

   随着高呼声传来,人群先是一静,随后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黎汉明先是微笑着对外面的看热闹的百姓挥了挥手打过招呼后,才一边微笑着走进了内外商人聚集的经济法庭里面。

   “英国商馆大班德拉蒙德见过黎大帅!”

   “英国东印度公司特使费德里克戴尔见过黎大帅!”

   随着黎汉明的到来,率先上前用西方礼仪见礼的是英国商人的两个代表。

   黎汉明见状也是笑着拱了拱手回应道:“你好你好,欢迎来到中国!”

   随后,德拉蒙德身旁的两个俄国人也紧跟着见礼道:“见过中华讨虏军大帅!”

   一旁的潘有度见状则连忙帮着介绍道:“大帅,他们沙皇俄国的代表,这是希望号船长克鲁森,这是涅瓦号船长里相斯基。”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后笑着回礼道:“你们好,欢迎来到中国行商。”

   当然了,黎汉明只管用汉语回应,剩下的自有专门的翻译来翻译给这些外国人。

   其实,除了与俄国商人交谈需要专门的翻译外,黎汉明与其他国家的商人交谈的翻译事宜都由潘有度完全负责了,因为潘有度除了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外,葡萄牙语西班牙语荷兰语法语以及倭语潘有度都有涉猎。

   随着一路见礼下来,潘有度完全化身成了秘书:“大帅,这是荷兰商馆大班杰弗里·埃迪。”

   “大帅,这是葡萄牙伪督边度,葡萄牙商馆大班尤拉伊·库珀。”

   “大帅,这是西班牙商馆大班瓦西利斯·布克。”

   “大帅,这是法兰西商馆大班齐达内·雷瓦,这位是传教士百多禄。”

   “大帅,这是倭国商人中井大介和小泉源二。”

   “大帅,这是广利行的卢观恒义成行的叶上林东兴行的谢有仁兴泰行的严启昌”

   “”

   一路下来,黎汉明感觉脸都笑僵了,但还是一一笑着回应道:“你好你好,欢迎来到中国。”

   黎汉明也没想到,这一口通商的威力竟然如此之大,这里差不多聚集了来自当今世界上有能力出海的所有国家的商人。

   以今人的眼光看,十三行对待洋人的手段可谓令人发指,他们把前来贸易的洋人圈禁在为称为商馆的固定区域内活动。

   里面设有办公室仓库宿舍乃至妓院,没有官府的首肯,洋商们无法随意外出。

   按照惯例,来中国贸易的洋人,每年可以有几次旅游机会,不过要限定名额,人数一般不能超过十人。

   此外,早期来中国的西洋人还被禁止学习中文,不得购买任何中文书籍,更不可能私自与官府沟通,若是有非常必要的文件传递,也要通过十三行的买办们转达才行。

   如今虽然放开了学习中文的禁令,但能完全听懂中文的外国商人还是很少,大多数时候还是得通过洋行的行商来沟通交流,这也便是潘有度等行商会一门或数门外语的原因。

   当然了,在近代的中西方冲突史中,有一个细节往往会被人忽略,常年居于广州,并以中外贸易为生的商人集团,恰恰是反对洋人最凶的团体。

   他们的强硬作风与在朝为官的士大夫们不相上下,又因常年处于中外贸易的中介身份,而成为了朝廷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信息来源。

   他们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近代史上中西方交流的发展。

   看着下方分别站在两边的,泾渭分明的内外商人,黎汉明不由得扯了扯嘴角后才朗声开口道:“先生们,欢迎各位前来参加军政府召开的第一次中外商务会议,在正式会议召开之前,请允许我隆重介绍一位你们的老朋友潘有度先生及一位新朋友倪文祯先生。”

   随着黎汉明话音落下,分别站在黎汉明两边身旁的潘有度和倪文祯连忙笑着向前方左右拱了拱手。

   下方的一种中外商人见状,顿时热烈的鼓起了掌来。

   等掌声停下后,黎汉明才笑着继续说道:“潘有度先生你们应该已经认识了,他如今已经加入军政府,出任军政府外贸部部长一职,外贸部,顾名思义就是主要负责对外贸易的部门,以后军政府会逐步取缔十三行的职能,改由外贸部负责,想必以往,我们军政府会持更加开放的态度来对待诸位内外商人。”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