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覆清1796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覆清1796》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后战略布置-(2)

   长江中下游的流速较缓,因此可以横渡的地方很多,这也使得长江易攻难守。进攻方很容易绕过防守方的阵地,找到渡口绕到防守方的侧面。因此,长江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十分有限。

   加之黎汉明想要利用长江水道,则必然得控制长江两岸,既如此,还不如索性控制到底,直接占据几个战略要地再说。

   既然在江南无法形成有效的战略纵深,就只能在江北寻找纵深。

   长江以北有一条重要的河流淮河,从淮河到长江是淮南地区,也就是守江必守淮中的淮,大体上包括了泗阳蚌埠合肥等地,这些地区如果能够有效控制,则可以在江北形成战略支点,清军无法绕过这些重点城市直扑长江。

   如今的淮河泗水等水系比现代要发达,水网发达对于北方来的军队而言是一个障碍,作为进攻方,复杂的水系避免了直面北方骑兵的冲击,同时可以从后方不断向支点要塞输送支援。

   如果让清军在江北站稳脚跟,大江南北隔江对峙,那么千里江防,处处都可能成为对方的突破口。

   处处设防,整条防线形同虚设,任何一处被突破,北军在南岸建立据点,则大江之险与我共有,长江防线,功亏一篑。晋灭吴隋灭陈,宋灭南唐,我朝之渡江,大体如此。

   对于这样一条超长的防线,唯一的应对策略是所谓纵深防御或弹性防御,以江北淮南为大战场。清军军一旦度过淮河,讨虏军主力便可以向长江北岸收缩,以逸待劳。

   对于度过淮河的清军而言,那时他们的补给线增长,水土气候瞬间改变,机动力下降,其侧翼又暴露在讨虏军威胁之下。

   而讨虏军可以充分利用淮南之地利人和,等待战机,在江淮间,或骚扰其补给线,或歼灭其有生力量。

   即使时局不利,讨虏军主力也可以暂过长江,避敌锋芒。这时,清军虽饮马长江,但仍需安抚淮南军镇打造战船水师。

   而讨虏军则以空间换取了时间,可以重整兵马。

   “守江必守淮”,其实是说江淮一体,淮南江北的地利人和决不可失。

   控制了淮南地区,再往上,便是徐州这个战略要地。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这几句诗用来形容古时徐州的地形再适合不过,汴水发源于开封西北的蒗荡渠,从荥阳北面的黄河东返开封,经商朝古都商丘,然后在徐州这里与泗水会合。

   泗水发源于山东,流经鲁国的都城曲阜过沛县,在徐州收汴水,然后向东南流入淮河。

   淮河有邗沟和长江相连,从长江南岸的进口,经江南水系,可直达苏州和杭州。

   除了是水路枢纽,徐州又是陆地的枢纽,彭城和下邳控制着陆上交通线,北可上黄河,南可下江淮,西可进中原,既被称为“北国锁钥”,又被称为“南国重镇”,从这两个称号上,就能看出它对南北势力的重要意义。

   在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南北方对峙的局面,凡是有这种情况,江淮地区通常被江南政权占据,而淮北往往被中原政权收入囊中,淮河两岸就是南北政权拉锯战的主要战场,徐州则首当其冲,成为双方都必须拿下的重镇。

   南方一旦突破淮河,必定北上取徐州,先安定两淮。徐州可西取中原,北取山东,项羽就是这么做的。

   吕蒙说过徐州是“许洛襟要”,南北朝名将王玄谟也说“彭城要兼水陆”,谁控制了徐州,谁就控制了北上黄河南下淮河西出中原的枢纽。

   所以我们看到三国的时候,曹操平定了中原之后就来抢徐州,兖州的吕布也来抢徐州,淮南的袁术也来抢徐州,到最后不管是刘备还是吕布都无法守住徐州,因为这个地方惦记的人实在太多,曹操拼了命也不能让徐州落在别人手里,不然自己干什么都不踏实。

   徐州相当于一把钥匙,中原的势力,山东的势力,江南的势力,只要站稳了脚跟,都会来抢徐州。

   抢下徐州虽然不能定鼎天下,但如果徐州在别人手里,就相当于自己家门的钥匙在别人手上,令人寝食难安。

   襄阳同样如此,襄阳西靠秦岭余脉,东依大别山,是两条山脉当中直下江汉平原过长江一个最好的出口,当然枣阳随州至武汉方向也是一个出口,但是襄阳却有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汉江。

   北方政权想要灭亡南方政权,必须训练一只强大的水军,用来横渡长江,比如赤壁之战曹操训练水军蒙元灭宋之战忽必烈在汉江训练水军的意义就在于此。

   另外在襄阳城外的汉江还可以作为水路运输通道运兵运粮,顺江直下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同时,古代战争中每一个城池都是粮草信息兵员集结与修整的集结地,如果打不下某个城池就绕开,留下这个据点在背后,随时会有被偷袭截断的风险,从而给己方带来巨大的风险。

   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得。

   如此,汉中襄阳徐州三个南北对峙的战略要地控制在手,黎汉明可以大喊一声,天下我有!

   当然,黎汉明虽然知道湖南一败,清军恐怕再无力南下,但是为了以防万一,也为了将来北伐,这些战略要地是必须要控制自己手里的。

   陶也近来也在学习兵书,听黎汉明一说,他顿时便知道了这样做的战略意义了,所以他便连忙应道:“是,大帅放心,末将必然会把徐州拿下。”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道:“嗯,你心里有数就好。”

   顿了顿,黎汉明接着道:“不过当务之急是迅速解决了这湖南大营的清军再说,此战一结束,南方便再无大的战事。”

   “好了,你们都各自去准备吧,时间一到,全军出击!”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