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覆清1796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覆清1796》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教育-(1)

   《博物新编》的前两卷黎汉明已经抄录完成了,不光如此,他还在其中夹杂了一些现代知识,所以整本下来,比起原版不仅没有少,反而还多了不少,让他用来打开这个时代思维完全是没问题了。

   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黎汉明要想改变这个落后的朝代,就得不断发展各方面,而要发展,就得需要相应的人才才行。人才不会从天而降,只能教育而来。

   发展一个国家不是靠黎汉明一个人拿出各种资料就可以的,得群策群力,得集思广益。

   普及教育不光在军中,还得惠及劳苦大众,不然也是白瞎。

   想到此,黎汉明把训练的事交待下去后,便带着《博物新编》回到了府衙。

   “参见明王!”

   黎汉明进到府衙议事大厅的时候,发现人还不少。

   坐下后,黎汉明便有些好奇的问道:“最近这是又有什么想法了?”

   军政府成立后,他们的职能也随着官职具体的定位了下来,一般情况下都是各行其是,就算有交集也只会是两个部门之间的讨论。

   一般只有遇到大事时,才会集体议事讨论。

   这样不但效率起来了,问责也很清楚。

   “回明王,农忙就快结束了,夏部长的意思是关于普及教育的事情可以开始办理了。”胡钟闻言看了看左右后上前一步拱手回道。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看向夏文炯,道:“夏部长,你有何规划吗?”

   “回明王,下官的意思是,在乡学县学等体系还没建全之前,各地族学暂不废除,可以采取由军政府派人入各族学监督或者由军政府出资买下各族学来改为乡学的方式来处理。”夏文炯闻言上前一步回道。

   “可以!”黎汉明闻言想了想后便点头同意了,还是那句话,他如今缺人,各方面都缺,还做不到大力铺开的程度。

   现在最当紧的是提高识字率,至于专业知识方面,黎汉明打算专门建立一所学校来教导。

   想到这儿,黎汉明拿起桌上的两份资料递给夏文炯说道:“这里有些教册,第一本是《博物新编》,给学子们增长见识之用,你刊印之后,给每个书院每个学子都下发一本,不管族学县学,都发。另外,给军营那边先刊印一些出来。”

   黎汉明准备采取广撒网,多捞鱼的策略,先给学子们一本,等新学建立起来后,再告诉他们,感兴趣的就来。

   这样不但能让所有学子们增长见识,还能以引诱的方式引来感兴趣的学子。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人,就算黎汉明招来了也是浪费。

   “这第二份是关于断句的一种方式,上面都有详细说明,你们下起研究后,尽量教给每个书院,以后你们的每一份奏报,都要用上这样的断句方式。”

   第二份资料就是标点符号,在中国古代文书中,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

   但事实上中国从先秦时代就已经有标点符号,只不过这些符号没有统一的标准罢了。

   历史上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人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

   在这古代教育不能大规模普及的原因,除了汉字的繁难外,古代文书普遍不加标点符号,给未加学习者造成阅读的困难也是一方面原因。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