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覆清1796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覆清1796》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63章 朱石君的震撼-(1)

   最先得到缅甸贡榜王朝和中国讨虏军方面和谈停战消息的是作为对缅作战参与者的韦朝元等人,从贡榜王朝遣使北上与讨虏军开始和谈之初,韦朝元便派专人在关注着此次和谈的进度了。

   所以,双方刚一签订合约没多久,韦朝元便得知了中缅停战的消息。

   自从和王阿从分离南下进入混乱的南掌地区后,韦朝元便凭借其拥兵二十余万的绝对优势军事势力,迅速打退了侵入南掌地区的暹罗缅甸两国的军队,并且吸纳了大部分南掌地区的势力,而后在部下的拥护下,登基称王建立了南濮国。

   布依族自称“濮越”或“濮夷”,用汉字记音写为“布夷”“布依”“布越依”“布绛”等等,在布依族语言里,“布”是“族”或“人”的意思。

   看着手中的消息,韦朝元紧皱着眉头坐在王位上沉思了好半天后才对丞相说道:“如此一来,我们在西线倒是不用投入太多兵力了。”

   “确实如此。”王抱羊闻言点了点头说道:“虽然不知道他们和谈的具体内容,但是我们当初就承诺过会与讨虏军方面共同进退,如今讨虏军停战,如果我们再和缅甸打下去,不但有背信弃义之嫌,甚至还有兵败的风险。”

   一旁的潘成德闻言也是附和道:“如今我们只是夺取了原来南掌国的琅勃拉邦地区,现在又在和暹罗争夺万象地区,东面还得应对安南的叛乱势力,如果再独自对缅甸作战,稍有不测,恐怕就会鸡飞蛋打了。”

   韦朝元闻言点了点头,道:“正好如今缅甸的势力已经全部被赶出原来的南掌境内了,既然如此,那么也对缅甸方面宣布停战吧!”

   “是!”王抱羊闻言连忙应道。

   想了想,韦朝元接着道:“另外,西边的大军撤离后全面投入对暹罗的作战,必须快速全部把暹罗的势力赶回湄公河对岸去。”

   潘成德闻言点了点头附和道:“对万象的作战是得加快了,如今缅甸在北方和解,暹罗必然会投鼠忌器,撤出对缅甸的入侵,如此一来,他们恐怕会派出大军北上。”

   韦朝元闻言点了点头道:“不但如此,暹罗必然不会坐视他们的属国被我们吞并,除了会派大军来攻打我们外,他们恐怕还好往川圹国和占巴塞地区增派兵力来阻止我们收复南掌故地。”

   说到这儿,韦朝元忽然看向下方一直沉默寡言的贺朝用笑着道:“贺将军,占巴塞地区离我们太远,我们暂时也管不着,但近在咫尺的川圹国却是必须得拿下,我现在封你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二十万大军尽归你节制,我希望看到我南濮国的领土能尽快扩张一倍。”

   贺朝用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激动的跪下谢道:“多谢大王,请大王放心,最多一个月,末将必把川圹万象两地拿下!”

   因为本是王阿从亲信的原因,再加上原本他在南笼义军中和韦朝元李阿六等人平级,所以跟着韦朝元南下建立南濮国后,贺朝用虽然得到了极大的封赏,但一直没有实权。

   所以贺朝用在南濮国朝廷中一直属于边缘人物,人也变得沉默寡言了起来。

   其实当初贺朝用也曾后悔过,特别是在他得知李阿六随着王阿从加入讨虏军得到重用,成了拥兵十万之众的兵团司令后,贺朝用也是悔不当初。

   不过他也知道,如今已经选择了脱离王阿从南下了,自己就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所以在猛然得知自己终于被启用后,贺朝用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贺将军请起,如今国朝初立,我能信任的,也只有你们这些南笼的老兄弟。”

   其实韦朝元也不想放权,但到了如今这般称王立国的地步,他已经感觉有些分身乏力,力不从心了。

   贵州,镇远府,施秉县,桥头村。

   朱珪一行在施秉县城停留两日观察了一番华夏银行开业的盛况后,又跑回镇远府城去观察了一番,发现华夏银行的盛况比之施秉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后,朱珪只得无奈的离去了。

   朱珪知道,如今华夏银行已经站稳脚跟了,接下来只需按部就班的开办下去,这讨虏军便能聚天下之财为己用,到了那时

   想到这儿,朱珪徒自在心底暗叹道:朝廷危矣!

   从华夏银行开业的盛况,朱珪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民心!

   如今讨虏军可谓是民心所向,所以老百姓才会毫不顾忌的支持讨虏军开设的华夏银行,换句话说,如今南方的百姓可以说已经甘愿和讨虏军绑为一体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正在朱珪神游天外时,忽然一声苍老有劲的高喝打断了他的思绪:

   “阿牛,你一会儿带几个人去堰塘把堰沟堵起,田里面的谷子快熟了,不能再放水了。”

   “村长,如果我们把水断了,后面的人得不得掘(骂)我们哦?”只见那叫阿牛的青年迟疑的问道。

   “不会,昨天我们几个村的村长已经在下湾村开过会了,都同意了的,就我们村离沟头最近,所以断水的事情才让我们出人。”

   阿牛闻言才点了点头,道:“那要得,等哈我喊几个人就切,正好这两天修路队上放假。”

   “咦,是你们?”老村长正是银行开业那天第一个在施秉那里兑换钱币的老头儿,刚一转过身来才发现朱珪一行人。

   这几人老村长都熟悉,当初他从银行换钱出来后,就被眼前的老头子拉着问东问西的问了半天。

   游春来见状连忙笑呵呵的拱手道:“李村长,我们又见面了。”

   老村长姓李,名叫李春来,识字不多,但颇为明事理,在这桥头村也算是德高望重之辈,在讨虏军光复镇远进行村镇改革后,李春来便顺理成章的被选为了桥头村第一任村长。

   至于原本的里长,是桥头村的地主老爷,也算满清的死忠,现在嘛,不知道在哪个矿上劳动改造呢。

   虽说是认识的人,但李春来也没有放松警惕,疑惑的问道:“你们先前说你们是行商的吧?我们这穷乡僻壤的,你们来这儿干什么?”

   朱珪见状刚想说话,游春来便连忙抢先一步笑呵呵的上前说道:“不瞒村长,这位老先生是从广东来的,准备去遵义进些丝绸,路过此地,有些好奇老百姓在军政府治理下过得怎么样,所以特来看看,顺便歇歇脚。”

   说着,游春来不动声色的递上五块银元后接着道:“您放心,我们不白吃白住,这一块钱,就是我们五人的伙食费和住宿费了。”

   “这太多了。”李春来见状连忙推辞道,他可是知道,这一块银元可是相当于一千文钱的,十文每分,十分一角,十角一块。

   以现在的购买力,这一块银元就能买很多东西了,李春来上次去县城帮村里采购物资,总共也不过才花了三元三角钱而已。

   要知道,那可是桥头村百十口人一个月的消耗,其中还包括了一些刀具锄头农具。

   “不多不多,我们准备在这里歇息两天,后天一早就走。”游春来见状硬塞进李春来手里说道:“多的就算耽搁你们干活的工钱了。”

   “这那好吧!”虽然还是有些多,但本着有钱赚白不赚的念头,李春来最终还是收下了,而后转头对一旁围观好奇的村民交待道:“金花,你带几个人去把村委会那个李家宅子收拾一下。”

   “要得!”一个妇女闻言应了一声后,便拉着身边的几个妇人离开了。

   她们知道,这五块钱是村集体的,有了那五块钱,村子里又能多出两个月的物资了呢!

   那所谓的李家宅子就是以前地主老财家的,后来抄家后县里就把那个宅子划给村里了,他们平时也只是用来开会议事用,其他时间几乎都空置了。

   看着手中的五块银元,李春来忽然眼睛一亮,心中有了一个主意。

   桥头村本就在官道边上,现在这边也算是安定下来了,来来往往路过的商人游人不少,如果把李家宅子改成一个客店,兴许还能为村子里增加收入。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