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回到宋朝当暴君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回到宋朝当暴君》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324章 钱家聚会-(1)

   赵宁故作疑惑道:“哪个易安居士?”

   “自然是当年才情满京华的李先生。”

   “原来是她。”

   钱槿姝忽然止住脚步,转身看着赵宁,很认真地说道:“李先生不久之前刚经历了亡夫之痛,心情苦闷,本不愿出来,我也是邀请了好几次。”

   她显然是在提醒赵宁,李清照刚刚丧夫,状态不是很好,待会说话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不要挫人伤疤。

   赵宁点了点头。

   他自然是知晓的,国家安危,决定个人命运,在两宋之交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渥,所以她写的词是这样的: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可以看出,闺中少女爱饮酒,喝醉第二天醒来问自己的丫鬟外面情况如何。

   还有这样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可见李清照少女之时,便是个小酒鬼,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着清理淡雅的自然风光。

   而等靖康耻后,李清照颠沛流离到南方,写的词是这样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赵宁问道:“你与易安居士相熟?”

   钱槿姝笑道:“我是她的学生呀。”

   “易安居士现在在”

   钱槿姝显得很开心,像一个活泼的百灵鸟,她说道:“在东京大学任教,今年七月到的,传闻是今上钦点她到东京大学教书。”

   赵宁确实跟礼部提过,让他们把李清照请来东京大学教书。

   赵宁说道:“你入东京大学不是去报商学院?”

   钱槿姝说道:“我更爱诗词。”

   “为何?”赵宁倒是好奇起来。

   钱小娘子天资聪慧,看问题鞭辟入里,他以为这丫头进东京大学后,会去商学院去。

   商学院现在的大宋流水线策论非常火爆,今年卒业的不少学生,听说被民间一些商人高薪聘请过去了。

   这在大宋朝也是非常常见的。

   大宋商业发达,也不歧视商人,又是一个重文的时代,但不是每一个文人都能中进士。

   还有千千万万读书人没能考中,他们也要生活。

   于是教书写字,被一些商人聘请,被一些衙门聘用成吏员等等。

   在赵宁的眼里,钱槿姝应该是要去东京大学深造一番,然后出来发展家族产业的。

   钱槿姝却说道:“诗词能抒发个人情怀,寻求自我,我相信,今上命人请李先生前来东京大学,应该也是如是所想。”

   “寻求自我很重要?”

   “寻求自我当然重要,世事无常,人要坚持本性,才能善始善终,再说了,人总要有些闲情逸趣,否则漫长人生,岂不枯燥乏味。”

   赵宁道:“你的意思是,保持初心,方得始终?”

   钱槿姝一惊,赞叹道:“赵官人这话说得极是,便是这个理。”

   其实赵宁不仅仅聘请李清照入东京大学,他还聘请了这个时代无数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入东京大学。

   一个强大的国家,不能只有武力,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若空有武力,若民众只知打打杀杀,逞勇斗狠,不修内才,不懂思辨,与蛮族何异?

   那叫强而不盛。

   强而不盛者,如空中楼阁。

   中国疆域不说充话费送的,是强大的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支撑起来的。

   两人说话间,进了钱家。

   钱家今晚可真是热闹得很。

   后院不仅支撑起烛灯,照得通明,还摆着桌椅,桌上有果脯美酒。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