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17-(1)
须有?决定性证据,方可定论。
祝少卿读完案宗,默然不语,只将这份案宗拿出去给赵泽看,自己则又去翻下一卷。
下一桩案子同样?是凶杀疑案,只是总共三人有?重?大嫌疑。当地知县犹豫不决,又怕误判,这才将案宗上送大理寺,希望由大理寺做出判决。
这“萧寻初”同样?在详细阅读案宗内容后,详细列举了一二?三四五点可疑之处,并选出了真凶,要求当地官员再度调查取证。
第三宗案子则是当地一桩假铸铜钱案,迷云重?重?,几?乎没有?像样?的线索。
后面还有?第四宗第五宗……
祝少卿一连读了谢知秋批阅的数份卷宗,他起先还抱着“这萧寻初或许只是瞎猫撞着死耗子”的心理,但是随着读过的卷宗数量变多?,这种想法已经?完全消失,只余下惊奇。
这个“萧寻初”,不但批阅卷宗的速度极快,一上午就看完了这么多?份,而且每一份都思路清晰逻辑缜密,绝不是信手而为,连他这个大理寺少卿都挑不出错来。
祝少卿看向这名年轻官员批完的案宗,一个上午过去,他大约已经?处理了二?十?余份卷宗。
如果照这个速度,他大概一天就能处理完五十?份案件。
这个案宗馆内,多?年积压的陈年旧案总共上万份,但是,要是“萧寻初”能一直保持这个效率,恐怕不到一年,“他”就能将这些旧案全部处置妥当。
祝少卿心头一震。
原以为只是年轻天子听信传闻,一时兴起随便安插上来的人,没想到倒真有?些奇能,并不是空有?其名的草包。
而这时,赵泽同样?看完了谢知秋批好的一份卷宗。
他虽是个刚上岗的年轻皇帝,但好歹在龙椅上坐了半年多?,谢知秋批好的这几?份卷宗,远比寻常官员有?条理且她速度更快,这些赵泽是看得出来的。
这个“萧寻初”表现得好,他比其他人还开心,因为这显得他很有?眼光。
待离开案宗馆,赵泽便欣喜地道:“你看,我?怎么跟你说的来着,这萧寻初是个不错的人选吧?”
祝少卿立即配合地道:“确实,臣在大理寺这么十?年,还从未见过这样?的人才,还是陛下眼光独到,陛下圣明!”
赵泽心满意足。
不过他当然知道这些官员夸他的话里有?拍马屁的成分,不会尽信,这会儿反倒谦虚起来,说:“不过这才半天,一开始出色未必能一直出色,也不能真就那么快下结论,还得再观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