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三国之重振北疆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之重振北疆》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37章屯田的收获-(1)

   回到河东以后,童远初步做好规划,就让徐荣暂领无畏军休整,其余各军纷纷论功行赏。

   只有骑兵第三旅士气不高,具装骑兵的折损,恐怕短期之内不好立刻补充。胡琅儿徐俭找到童远,询问是否从无畏军内抽调,或者从军屯或者匈奴那边发展一些。

   童远想了一下,表示可以补充,不过这支骑兵还是从汉人中挑选,而且要按照之前,甚至更高要求,反复训练。避免因为有现成的次优骑兵可以补充,而忽视培养最顶级的骑兵。

   徐俭听了十分感动,他与这支具装骑兵共同成长,当然希望他继续发扬下去。

   历史上,不乏优秀的骑兵,但很多都干脆用胡人骑兵填补,久而久之,就成为胡骑。换言之,这些优秀骑兵,慢慢就从自己培养汉人,变成拿来胡人,再变成胡骑了。

   幸好,主公十分看重这支骑兵,而且注重质量和培养,而不是拿来别的骑兵掺水。

   安排好这些事之后,童远赶紧联络裴徵裴缉和黄河另一边的张既。因为五月份,屯田耕种的冬小麦应该已经收割完毕。不知道产量怎么样呢?

   他派人联系的时候,又回忆各县的情况。

   黄河西边,一共是夏阳郃阳和衙县三地。前者保持士族豪强小农经济,初夏收获可以忽略不计。

   后两县由于之前被严重破坏,所以安排了军屯民屯近五万人,实行屯田。并且从长安天水等地购买了足够的宿麦种,都在去年九月完成了耕种。

   “报,张既县令来了。”

   “快请进来。”童远已经迫不及待的见张既,看看两人合作搞起来的屯田种麦,效果怎么样。

   样貌微微殷实的张既,面带着灿烂笑容更显得憨厚友善。他进来也没顾得礼数,直接握住童远的手臂道:“丰收!丰收啊。”

   童远心中如释重负,笑道:“太好啦,太好啦!德容果然厉害,不知两县产量一共多少啊?”

   张既回道:“经过接近一个月的收割和统计,两县一共收获麦子,六十三万石。平均计算下来,产量可是破了大汉关中的记录啊。”

   童远仔细询问,又经过换算。亩产略微超过四百汉斤。按照后世的标准,达到了亩产麦子两百斤的水平。

   亩产麦子两百斤,要是童远初来乍到,肯定高兴不起来。但是这一年来他了解到,大汉能够亩产一百八十斤,就已经算是丰收了,此时自然会发自内心的高兴。

   不过,他简单计算了一下。六十三万石,按照他那个屯田军每月一石半屯,壮劳力每月超过一石,老幼一百至二百汉斤的分发。这些麦子,也才刚够这两县屯田农户一年多吃食。

   张既和童远心有灵犀,直接补充道:“丰收后,大伙都很高兴。但各县乡,以及下面的屯队都为了日子过得更好,立刻组织起来种粟。相信十月份又能有不少收成。”

   童远问道:“是不是这样就可以一年两熟了?”

   张既说道:“这批宿麦是去年九月种下的,不过今年种完粟,估计来不及种宿麦,所以能搞得起来两年三熟。”

   原来这童远是后世南方人,他对一年两熟比较熟悉,却不知道北方很难做到。这个时代,有屯田和张既等循吏,能搞好两年三熟,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