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革宋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革宋》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424章 交换战俘(六)-(2)

   熊裳身为尚书,依照大宋现在俸禄减半的规定,每个月拿55贯的他,只能拿到275贯。熊裳的老婆没工作,全家五口人都得由熊裳这275贯养着。

   是的,亲戚家三个工作成员每人每天都要照顾超过500只鸡,要铲鸡粪,收鸡蛋,喂食,喂水。在闹鸡瘟的时候还要罚钱。

   但那又如何。便是熊裳收入恢复到55贯,他全家的收入还不到亲戚全家的三倍。熊裳好歹是六部尚书,同一时间内的全国就六个。他的亲戚只是国营养鸡场里面养鸡的,在临安城外就有好几百。双方在地位上毫无可比性,在收入上就完全有可比性。

   不过熊裳毕竟是六部尚书之一,他还不至于真的和亲戚计较。而且赵太尉执政之后就立法,官员之间送钱犯法,特别是下级给上级送钱,抓到就入罪。所以熊裳倒是节省了大票的走动钱。有了食堂,澡堂,洗衣票,托儿所,学校,他家的自费支出大大降低,甚至只雇了一个仆人。比生活品质,亲戚根本无法和熊裳尚书比。在新杭州城的公务员社区中,熊裳尚书可是能够用住朝廷分配的尚书宅邸。

   怀着相当程度的憧憬,熊裳尚书在家换了衣服,就赶到礼部。此时大元驻大宋的公使乌里不花赤就等在这里。他笑嘻嘻的说道:“熊尚书,咱们之前所说,要谈交换俘虏之事,却不知熊尚书想的如何?”

   “一个蒙古人一个换十个宋人。送到直沽寨,还是活着的,就交换。”熊裳已经对这件谈判完全疲惫了。大元对蒙古人非常重视,大宋当然要利用这方面。

   乌里不花赤也已经充分知道大宋的立场,他答道:“这个好说。只是贵国对交换蒙古千户万户的条件并不能改么?”

   “大宋对宋奸绝不会放过。这条件自然不能改。”熊裳答道。

   “便是用大宋的太皇太后交换也不行么?”乌里不花赤拿出了一个真正的新条件。

   如果是以前,熊裳大概还能稍微镇静一下。今天旁听了审判堂兄的法院庭审之后,大宋现任礼部尚书对于临安总投降的那帮人已经没了兴趣。要是出于对个人的同情角度,熊裳觉得那帮家伙与其他宋奸一起留在大元那边也许是很好的选择。不管他们是太皇太后,皇太后,或者曾经的官家,都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

   看着熊裳的表情,乌里不花赤大使看出些端倪,他叹道:“我听闻大宋乃是仁义之邦,没想到竟然会对忠孝如此轻忽。”

   听到被蛮夷指责为不讲忠孝,熊裳脸色变得非常难看。可想反击也并不容易,对方本来就是蛮夷,指责他们没有忠孝,未免太过于无稽。熊裳思忖了片刻,突然脑中灵光一闪。今日法院审判,讲的是对等的义务。虽然大宋和大元之间并没有什么义务,但是大元和大宋之间是可以讲对等的。

   以进士的智商,熊裳找到思路之后,片刻间就有了说辞。带着微笑,熊裳率直的笑道:“既然连蒙古骑兵在平原野战中都无法获胜,我大宋对宋奸不讲忠孝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比起口舌之利,蒙古贵人与大宋进士根本不是同一个级别的。尤其是大宋进士终于能够对等的面对蒙古之时。乌里不花赤被这话给噎的一时说不出话来。好不容易缓过来劲,乌里不花赤怒道:“徒争口舌之利,非君子所为。”

   熊裳听了这话只想笑。这位蒙古贵人倒也有趣,竟然以为大宋会把蒙古人当君子来看。或者,当大宋武力不如蒙古的时候,大宋就不喜欢讨论战争话题。而蒙古武力不如大宋的时候,他们也同样不喜欢讨论战争话题?

   最后,双方还是没有达成什么共识,有关战俘的问题继续纠缠在‘一个汉军兑换一个宋人,一个蒙古军兑换十个宋人’之上。

   熊裳其实很好奇,为何赵太尉坚持这么一个看着毫无意义的条件。不过既然他当时并没有问清楚,现在再问就稍显不合适。就在熊裳以为自己继续要继续扯皮的时候,有来自东罗马帝国的使者抵达了大宋。

   礼部尚书就是管这个的,熊裳不得不面对从未见面的朋友。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