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抗日之幽灵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抗日之幽灵》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176章 赚钱-(2)

   卫平把祖师爷令牌给了黄捷:“你让王冠带你去摸清楚云磨山和封山上的大小山洞,把这些山洞爆破扩大,把炮台的雏形给我弄出来。”

   黄捷点头:“放心吧,卫爷。”

   卫平交代完毕任务之后,独自一人前往一座办公室,开始构思商业计划和人才计划。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青霉素。

   青霉素,被誉为战场上的救命药,更是二战中最伟大的发明,对付战场创伤的细菌感染有奇效,拯救了数以万计的伤兵的生命。

   1943年,仅仅一吨青霉素的价格高达83亿美金,足足能换到675吨黄金,能买到3721架b17轰炸机,或者5210辆德军虎式坦克。

   谁手上要是握着一吨青霉素,那简直是富可敌国。

   这玩意儿这么贵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产量少得可怜。

   物以稀为贵嘛。

   在二战时期,由于青霉素的提纯工艺异常艰难,青霉素的单价最贵时一个月的产量才堪堪只有60g,直到1945年也才勉强达到一个月391g的产量,一克青霉素的价格仍然高达25美元,足够买到一支mp40冲锋枪了。

   如今二战还没有全面爆发,没有大量伤兵,青霉素的效果更是没有机会显露出来。

   那位青霉素的伟大发明者弗莱明此刻还在苦苦寻求资金支持,可发出的申请却石沉大海一般毫无回应,压根就没人愿意资助他的研究。

   再过一年,要不是澳大利亚药物学家注意到了弗莱明的论文,这个青霉素的发明者几乎就要放弃这项伟大的研究了。

   而且现在的药物提纯水平很差,每一升培养液只能生产两个单位的青霉素,再加上得不到药厂的支持,那些科学家倾尽全力制造出来的青霉素还不够一个病人用的。

   但站在时代制高点上的卫平却有办法大幅度提高青霉素的产量。

   就算不用青霉素人工合成生产线,他也知道几个耳熟能详的可以提高青霉素产量的诀窍。

   比方说用玉米浆代替蔗糖业做培养液,可以将青霉素产量提高20倍。

   再比方说用哈密瓜作为霉菌菌种,再加上射线照射处理,可以将产量提高1000倍。

   而如果能使用在1975年之后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去人工合成青霉素,那就能使用苯乙酸大量量产了。

   那时候制造青霉素可就不是按克来计算产量了,而是用吨来计算,一桶接一桶高纯度的青霉素造出来,何愁钱不够花?

   卫平打定主意,要先把青霉素这个摇钱树给牢牢攥在手上。

   如今老麦克那边的天刃公司也已经开起来了吧,得找机会联系一下老麦克,让他尽快去美国,除了要招募一大批人才之外,还要尽快的把公司开到美国去。

   赚美国佬和英国佬的钱,它不香吗?

   (四更,求银票!)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