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2)
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补助再少也是雪中送炭。一份补助加点香火钱再加点寺里自个儿卖开光佛具的钱,到底养活了一寺人。
李沉总以为能养出武僧的寺庙必然是又大又富,可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对于他们那贫穷教育不发达的山沟沟, 习武是一条出路, 习了武能去当兵,能去大城市当保镖,又或者像他当初那样,进了圈子当替身……好好坏坏总是条路子,也因此村子里的百姓都喜欢把小孩送来寺里习武。
“我们这儿太穷了, ”出了门见过繁华越发能意识到世界的参差, 大路说着叹息着。他以前做和尚的寺庙叫野山寺,三个正式剃度了的和尚加十多个的小孩,足足一寺人。
野山寺主持就是他师傅, 三十多年前来的, 也不知经历过什么, 一住就这么多年。
“我师傅以前是道士,”大路讲趣事的时候跟李沉说过。他师傅是个挺神奇的道士,会点武术会点骗术,忽悠得一村人把他当菩萨敬。
“后头申请文物保护单位的时候上头说道士挂单和尚庙不太好,他就剃了头当和尚了,”大路说得挺随意,李沉听得目瞪口呆。道士和尚这是能随意转职的事吗?
大路也说不清,反正和尚道士也没什么区别。山沟沟里穷,穷地方穷寺庙,他师傅的修行不在经书在经济
他师傅教武术,一开始只教寺里人。要习武,必定要吃好穿暖,在村子里的人还在为吃饱穿暖发愁时,寺里的小孩过得挺好。看和尚庙里的小孩吃得白胖,就有几个村人想把小孩送过来,他师傅从不拒绝,送几个收几个,当初还有把女孩子剃了头送来的,他师傅也没赶人,不过是多辟间屋子请个打扫的嬷嬷。
那些女客不住和尚寺的规矩对他们野山寺是不适用的。按他师傅的话说,寺里多养一张嘴,村里多活一口人,这些女孩子吃得起苦学得了武不至于早早嫁人,这是恩德事。就好像寺里养着群“小武僧”,等他们大了这群小孩多是“还了俗”,想走就走,来去自由,他师傅从不阻,只道是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