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人生若只如初见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人生若只如初见》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8章-(1)

   朝朝暮暮朝朝。他都是那样模糊清晰的存在,是与生俱来的胎记,由生到死,一直存在。

   光风流月初,新林锦花舒。情人戏chūn月,窈窕曳罗裾。(chūn歌)

   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夏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秋歌)

   昔别chūn糙绿,今还墀雪盈。谁知相思苦,玄鬓白发生。(冬歌)

   后来流传的这种《子夜四时歌》是《子夜歌》的变曲,以四时景物为衬托。《乐府解题》曰: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变歌》,皆曲之变也。

   《子夜歌》和《子夜四时歌》是南朝民歌的集大成者,也是古代民歌里情诗一类的翘楚。两者均有南朝辞采艳丽的特点。相比之下《子夜四时歌》更为jīng致,当中有几篇并有引用典故和前人诗句之处,托名为民歌,实际上出于文士之手或经他们修饰的成分当更多。不过这种jīng致不妨碍南朝民歌出语天然明朗而又巧妙的特点。吴歌中的《大子夜歌》(大是赞美之意)说: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再怎样浓烈,它们仍是民歌的底蕴。栀子花一样的清淡洁白。

   南朝民歌在汉乐府民歌的基础上兴起发展,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从鲍照到齐梁的文人诗,再到后来宫体诗的兴起,南朝民歌的影响力宛然可见。唐代以后,南朝民歌继续影响着文人的创作。直到清代,历代文人对南朝民歌的模仿剿袭,始终没有断绝过。

   不过,历代文人学南朝民歌,学的最好也最著名的人还属李白。他的很多短诗,以语言清新自然见长,就是学习南朝民歌的收益。

   我是最近看了《子夜歌》,才知道《静夜思》竟是脱化于《子夜四时歌》秋歌中秋夜入窗里,罗帐起飘飏。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一篇。至于他的《子夜吴歌》,无论是语言和形式以及立意都明显脱胎于《子夜歌》,不过李白才情高妙,写男女相悦,也有浩然仙气,结果反而比晋女子夜的《子夜歌》流传更久远,也更著名得多。

   关于《子夜歌》的作者,晋朝女子子夜的一切,资料少得非常可怜。我用尽力气去找,也没有结果。想来,她只是一个有才情的吴地女子,温婉能gān慧黠多情多愁善感。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