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
义山以爱情诗称著于世,我想这与他的情感经历是分不开的。不然,如何能隔了千年,依旧撩人心弦?他曾经有一段影响了他一生的初恋。这段恋情最后以悲剧收场,是李商隐的心结所在,也是他的爱情诗充满忧伤迷幻色彩的根本原因。
李商隐的诗格受阮籍的影响很深,词旨隐晦,意境迷离,犹以他的无题系列最为难解,历代俱有争论研究。不过《碧城三首》是他写来怀念初恋情人女道士宋华阳,当是无疑的。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两句就出自《碧城三首》之一。
二十三岁时,李商隐在河南玉阳山之东峰学道。唐朝崇道之风始于高祖李渊。有鮮卑族血統的唐帝,为了神话李姓,附会是太上老君李耳的后裔,形成了唐代扬道抑佛的宗教风气,即使贵为皇族宗室子弟,也不免会被遣送到道观清修。
这股风气在唐玄宗时代掀起高cháo,这恐怕不得不归功于他曾借学道之名把心仪的杨玉环化进皇宫,成就了他的旷世áng昏恋。在爱情的滋润下,他灵感迸发,还在杨玉环的帮助下创作了一批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乐曲,如《霓裳羽衣曲》《玄字道曲》《九真曲》,《凌波曲》等等。这些作品不单是皇帝崇道的产物,对后世戏曲艺术的发展也有深远影响。
至武宗时,崇道之风又掀高cháo,士人学仙修道, 遂成一时风尚。于是赶时髦的李商隐也跑去学道。刚上玉阳山学道时,李商隐还是很认真的,他对道家经典《道藏》下过苦功,以致于后来他情诗里的许多用句和隐喻都是源出于《道藏》。不过,世事正如老子所说的福兮祸所倚,福兮祸所伏,天资颖悟的他在沉迷典籍研究的同时,对于房中术的理解也大大加深。他chūn心萌动,对男女之事的向往如chūn糙埋根,如遇不上chūn风也就罢了,一旦遇上了,想不兴盛发芽都难。
有一天,像一个走在山林里未带雨具的人兜头淋了一场急雨一样,年轻的他邂逅了初恋女友宋华阳。宋华阳是侍奉公主的宫女,随公主入山修道,住在玉阳山之西峰的灵都观里。不料道心未成,爱情却不期而至。因为和李商隐常在两峰之间来往,年轻貌美的她很快就和李商隐双双坠入了情网。
李商隐和宋华阳心知彼此的感情是不容于清规礼教的。虽然当时公主王孙顶着学道的名义偷欢屡见不鲜,传说中高阳公主还和辩机和尚生了一个儿子,但清规戒律只可为特权阶级大开方便之门,俗话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人世不平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