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战果,商人们的担忧-(2)
至于派兵保护的提议,却又被赵鼎手下的将领们驳回了。
周炳彭健等人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
“只有日复一日的训练才能保证军队的战斗力,若是将军兵派来保护你们,日子一长,军队就垮了。”
“若真如此,将来谁为殿下南征北战?”
赵鼎认真思考片刻,发现的确如周炳等人所言,不能派兵来保护。
既不能筑城,又不能派兵,难不成自己要让人轻而易举摘走自己培育出的果实?
不可能!
经过认真分析,赵鼎认为之所以会发生楚军夜袭归庄的事情。
既有乌奇效刺探军情,为楚军通风报信的缘故。也有自己未能利用好南郡民力的原因。
若是能让南郡几十万百姓都成为自己的耳目,为自己传递军情警戒敌人,谁还能偷袭自己的腹地?
说白了,归庄距离江边有不短的距离,只要能确保沿途村庄提前发出预警,自己就能提前派兵堵截,而不需要火急火燎地抽调精锐骑兵冒险。
可自己该如何令南郡数十万人为自己所用呢?
非但要为自己所用,还要尽可能少地花钱。
很快,赵鼎便有了办法。
心中有了对策还不算完,要先给商人们吃一颗定心丸。
于是赵鼎转身冲商人们保证道。
“不出数日,一定让你们再无后顾之忧。”
等回到府邸,邹静云听说赵鼎对商人们的保证,忍不住劝谏。
“天上那有这样的好事,既让人为你做事,又不用支付足够令人心动的酬劳。”
“恐怕到了最后,这件事只会草草收尾,而您留下的制度,也会成为一个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
“我劝殿下不要将这事想得太好,万一这项制度被歹人利用,我南郡乃至荆州的局面就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邹静云会有这样的回答,赵鼎并不意外。
他没在二十世纪生活过,没有见识过百姓的力量被动员起来是多么的可怕。
即便意识到,邹静云这种古人也只会感到畏惧,想要将这股力量消弭于无形之中。
但这一次,赵鼎一意孤行,说什么也要做。
“银安效节军和江宁铁骑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训练完成,在这段时间内我们不能没有足够的自保力量。”
“既然一时半会提高不了质量,那我们就把数量提上来。”
“将南郡的所有男子编为民兵,忙时耕种,闲时作战。”
“只要花费银安效节军十分之一的代价,我就可以凭空多出三万武力,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