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援军西来-(2)
于是乎继续令周炳彭健打下去就显得意义不大了,倒不如将他们调到中原战场上,以便对付楚人。
只是赵鼎没有想到,周炳的速度竟然如此迅速,这么快就赶了过来。
既然一只新军加入战场,令己方的实力大大增强,那么战役目的也应该做出调整,赵鼎一边稳固军心军阵,一边派遣传令兵突围到后方,催促步军快速加入战场。
在东西夹击下,楚军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而死伤者也越来越众,最后竟到了不得不已友军尸体为屏障,阻碍晋军攻击的地步。
饶是战斗惨烈到这种地步,楚军仍然没想过放弃。
他们虽比不上赵鼎亲自操练出的军队那么精锐,可好歹也是楚国的正规军,心高气傲,不把他们彻底打服是不可能投降的。
拂晓时分,晋军步卒终于赶到赵鼎身旁,一边就地设置拒马,摆出防御阵型,一边将赵鼎等人护送至后方。
而在此之前,晋军步卒已经接连击溃五只楚军,并且斩杀近万敌军。
所以晋军步卒行至此处后没有力气再战,只能就地防御,待体力恢复后再向楚人发动进攻。
而周炳处情况也相近,不管士兵的斗志士气都么高昂,体力终究是有限的,而不管任何时代的战斗,都必须把将士们的体力放在第一位考虑。
因此,周炳同样采取了防御阵型,一边防备着楚人的反扑,一边给将士们恢复体力的时机。
对于这种做法,赵鼎自然是乐于见到。
毕竟他不缺时间,而楚人已经被困在了这处山谷中,己方能多减少一些伤亡还是尽量减少一些为好。
可赵鼎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一场战役竟然接连持续四五日,始终不见大的进展。
为此,赵鼎特意召来周炳洪延仁等将领询问,究其原因,乃是楚人有了防备,设置营垒后防御力大大提升。
晋军虽有神机营火炮助战,可楚人在长期的挨打中学聪明了,利用大量泥土修筑起又厚又宽的壁垒,又挖掘壕沟作为士兵藏身之所,令炮击的效果大大折扣。
而若是派遣大量步卒上阵,则战场又将成为血腥的绞肉机,白白消耗晋军的精兵老卒,这不是周炳赵鼎乃至任何一人愿意见到的。
因此,战事的节奏放缓了。
而赵鼎虽说不缺时间,可那只是相对于一场战斗而言。
事实上,他迫切地需要尽快结束这场晋楚战争,以让晋国大地恢复春耕,避免今年中出现大面积的饥荒,这将极大地动摇赵鼎的统治,即便有太上皇的威望也不无济于事。
为此,赵鼎不得不想出一个办法加速结束这场战役。
而在赵鼎看来,关键就在于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