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马车受损,九陵郡遇难-(1)
事实上,广南郡城的遭遇绝非孤例。
自从南蛮起事以来,岭南大地上不知多少村镇城池被攻破。
生活在其中的楚人,大多都成了蛮子的战利品,头颅被割掉,用石灰腌制后收藏。
身体被随意丢弃,或是埋进田地里,充当肥料。
猎头是蛮族的野蛮习俗,他们喜欢将敌人的头颅割下,作为自己武力的证明。
但在楚人的习俗里,只有身体完整的人才能保持灵魂的完整,得以轮回转世。
楚人的传统是奴隶制度,而蛮子看来,一旦做外族的奴隶,就等同于背叛了蚩尤大神。
死后灵魂会遭到惩罚,并且永远不能超生。
两族风俗的不同,也加剧了两族的冲突。
百年来双方积怨甚深,这才导致今日蛮族联合在一起,共同反抗楚国。
但岭南发生的一切,还在行军路上的赵鼎和项敏就不得而知了。
另有别的事情让他们头疼。
马车。
赵鼎项敏一行人,足有三四万之多。
如此庞大的一只队伍,必然携带海量的物资。
从郢都到镇南关,这是一段漫长的距离,这些物资不可能肩挑人抗,否则哪怕是钢铁做的脚底板也要走破。
为此,赵鼎在临行前征发购买了大量牲畜用来拉车,其中既有马匹,也有牛,像驴子骡子这样的大牲口自然也少不了。
行军速度并不快,一日只走四十里路,以这些大牲口的耐力完全吃得消。
可他们拉的车却先扛不住了。
出了郢都,几乎每走一段路,就会有一批木板车的轮子出问题。
这既要归功于楚国糟糕的交通条件,质量最好的官道也不过是在土路上铺了一层碎石子。
更要归功于这个时代落后的科技,马车的轮子没有设计任何减震避震装置。
行驶过程中遇上任何颠簸,车辆没有办法应对,只有硬抗。
这些车子不是什么皇家御用品,质量非常一般,行驶的路程一长,要么是车轮被震坏,要么就是车轴被震坏。
至于车上的货物,能不被颠下来就算谢天谢地了。
为此,邹静云特意带上工匠营的几位匠师找到赵鼎。
“殿下,咱们不能再走下去了。”
“照这样行军,咱们队伍中的马车会越来越少,工匠营的工匠们根本来不及修理。”
邹静云说完这话,几位工匠连忙跟着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