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八万民兵,疲敌之计-(2)
楚国西路军的攻击是在一个阴雨天展开的。
史朝威深知这种天气绝大部分军队都会待在营房休息,变得懈怠,如果此刻渡江,就算一头撞上赵鼎的精锐部队也不会遭受太大损失。
更何况他选择的登陆点乃是距离南郡近二百里的芦荡郡,几乎没什么风险。
登陆之前,史朝威十分老练地派遣数队斥候上岸,先摸清敌军布防情况再说。
在得知芦荡郡没有什么驻军后,大喜过望的史朝威立刻发布出击的命令。
此行他携带了三万人,而在对岸,也就是楚国的岸边还有两万在待命。
他先将这三万人分做十个部分,分别派去占领芦荡郡的各处县城市镇码头交通要道军事要地。
等这一切做完了再将军队重新集合,然后攻打芦荡郡城。
这种分兵的战术不仅具有很高的效率,而且具备不小的安全性。
即便敌人设下了埋伏,一部中伏,另外九部也可从容支援或是紧急撤退,不至于令大军损失过于惨重。
可即便如此,赵鼎的准备还是给史朝威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史朝威麾下一部在行军过程中途径数座村庄,躲在家中避雨的村民们见到外面的军队打着楚旗后不仅没有畏惧,反而将这一消息大肆宣扬。
不多时,村庄里的民兵小队们便集结起来,向着行军路上的楚军发起了进攻。
虽然这只民兵小队仅有百余人,装备也不如楚军,可他们的突然出现仍旧
给楚军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尤其是在心理上。
楚军将士大多打着雨伞行军,头埋得低低地,根本看不清周围的情况。一听到喊杀声便丢掉雨伞,像只无头苍蝇似的乱撞。
混乱中许多楚军士卒不慎跌倒摔伤,甚至有人不慎撞在友军的刀剑上,因此而负伤者不下百人。
带队的一名游击将军好不容易将派遣亲兵击退这只民兵小队,将队伍重新整理好。
再次上路,没过多久便又遇到了一只赶来袭击的民兵小队。
无奈的楚军只好放弃快速行军的想法,转而采用战斗行军的方式,衣不卸甲刀不离手,时刻警惕着四周。
效果是显著的,再无民兵小队能够袭击他们,许多民兵甚至在百步开外便被军中弓箭击退。
可代价同样是巨大的,军队的行军速度变得无比低下,本应在三个时辰内抵达的目标,最终竟有军队花费五倍的时间尚未抵达。
得知这一消息后,史朝威的内心再次变得悲观起来。
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打下去,赵鼎很快就会得到消息调兵前来击败自己。
仗着兵多将广物资充沛,史朝威决定用疲敌之计。
等到赵鼎军队的精力被消耗殆尽,便是他们被自己尽数屠戮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