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萧权冷淡地道:“我中或不中,明天自然有个结果,请回吧。”
秦舒柔更是怒火中烧,从出生以来,哪个男子不是对她另眼相看,多有赞美,思慕不已?可愤怒之余,她又想起萧权要和她断了联系,难道,他真敢与她和离?
历来科举,考生的试卷都在太常寺批阅。
古来科场舞弊现象频发,阻碍了朝廷选拔优秀人才之路。
为了改变科场风气,使科举制度更加完善,大魏建立了一套相当严密的阅卷程序。
先是糊名分装,再设誊录院。
由书吏誊抄科考试卷,考官凭借誊抄副本评卷。此种做法,就是“易书”,把考试封卷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可看起来滴水不漏的程序,在权力干涉之下,还是让权贵子弟有机可乘。
于是这一年,陛下特命曹行之在名次出来前过目,再决定谁是榜首。
即使糊名,曹行之一眼就看中了萧权的答卷。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曹行之一睹,便被其所写所思震撼到!
这几份答卷孰高孰低,一眼便知!
曹行之道:“这当是第一!一定是第一!毫无疑问!”
可太常寺都是朱家的人,几人都站在朱衡那边,对萧权的才华视而不见。
“下官认为,这个考生所写,更深明大义!”太常少卿朱明反对道。
“天地玄黄,是非黑白应运而生,一眼便知究竟!何为正,何为不正,我看你们都分不清了!既然分不清,为何还坐在太常寺的位置上?”
“既然你我争执不下!本官懒得废话!来人!将卷子传给陛下!”
“是!”
太常寺几人一愣,陛下竟然关注着乡试?还没反应过来,卷子已经送走。
朱明一拍脑袋,完了,朱衡的榜首恐怕要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