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刺杀美强惨权臣失败后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刺杀美强惨权臣失败后》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萧远-(1)

   次日,晨光熹微,空气中带着湿漉漉的水汽。

   穿戴好朝服,白腻的肌肤隐藏在暗红色的广袖之中,敛去一干神采,钻进马车。

   新上任的侍卫逐风抱着剑跟车行走,车里人不说话,却偏偏撩起马车窗口,飘出一股似有若无的冷香。

   那个侍卫憨憨愣愣的,乍看之下没什么特别,却永远记得他来到自己身边的那一天。

   南国水乡,流血漂橹。

   神色惊惶的少年抱着破破烂烂的包袱,身上满是淋漓的鲜血。

   跑到跟前,他像是一口气松了出来,一头栽倒在地昏死过去。

   冒天下之大不韪,把他从战火纷飞的边境线上捡回来,本想等他养好了伤再神不知鬼不觉地送走,没料到那个一根筋的从此便赖上了。

   苦笑,把视线从侍卫逐风身上收回来,心想:“希望他日后不要后悔。”

   转眼到了宫门,已有三三两两的朝臣等着开门上朝。

   下车径直走向人群,闲谈声骤停,他也不以为忤,自顾自站定。

   不多时,又有人来了。

   户部侍郎王尘拱手上前,在跟前一步站定,未语先笑,“萧大人,王某恭喜萧大人啊。”

   略一点头,“王大人。”

   这王尘年纪不小了,在户部侍郎的位置上稳稳当当地做了十数载,在官场上混,做点成绩不难,难的是十多年竟没出过纰漏。要命的是传闻王家老太太这两日已请了三回郎中,原本就是药罐子似的人,这么折腾下去可见不好。

   若是王大人这节骨眼上丧母丁忧三年,怕是可以直接告老回乡,再不必想着更上一层楼了。

   知道王尘这是着急了,心下顿时有了计较,面上倒仍是淡淡的。

   人到齐了。

   远方更声渐近,百官无言列于宫门,朱红的大门徐徐打开。

   右相张甾默默地看了一眼,先他一步迈进宫门。

   群臣按次序站好,崔公公捏着嗓子宣布上朝,众人山呼万岁。

   李承沣在金殿上坐好,挺直了脊梁不敢碰到龙椅的靠背和扶手,在一片金玉之中显得尤为瘦削。

   “臣有奏”,张甾拖着长音出列,“先帝已崩,圣上即位,不可不祭天敬祖,如今南越败退,四海升平,臣以为陛下千秋万世,万民景仰,当行泰山封禅,昭告天下,扬我大周国威,可使国祚绵厚,福泽悠长。”

   李承沣听闻,手指在袖中捏紧,微微咽了口吐沫。

   未见李承沣首肯,礼部尚书赵琦迈步出列,“臣以为右相所言极是。礼乐乃国之本也,眼下河清海晏,万国来朝,当遵祖制祭天敬祖,臣恳请陛下登泰山行封禅大典。

   赵琦话音落地,又有群臣附和,“臣等恭请陛下登泰山行封禅大典。”

   “呵”,轻笑出声。

   张甾见面露异色,当即发难,“萧大人何故发笑?陛下登基祭天,萧大人可有异议?”

   从容开口,道:“登基祭天自是礼法,然而陛下资历尚浅,未有寸功于百姓,何来封禅一说?”

   “风调雨顺,国富民强,安敢不敬谢祖宗保佑?海内清平,外敌退败,岂能不彰显我大周浩浩之势?”张甾提高了声音,横眉立目,瞪着。

   “风调雨顺乃天道,大战之后,边境民生疲敝,此时大兴土木,必然民怨载道,此等劳民伤财之举,实为动摇我大周根基!”寸步不让。

   朝堂上气氛骤然走向焦灼,先前请愿的朝臣们四下环顾,彼此眼中皆是惊疑。

   “那左相大人意欲如何?”张甾沉声发问。

   大周以右为尊,张甾现在直呼为左相,已是搬出自己的身份压人了。

   “臣以为先帝一朝武德充沛,征伐不止,如今四海臣服,陛下应当休养生息……”

   话还没说完,便被张甾急不可耐地打断:“依你之见,陛下登基竟是连祭天也省得不成?左相大人怕不是对陛下心有诚见?此等不臣之人,张某羞与之同列。”

   “张大人!”面若冰霜。“萧某的忠心恐轮不到张大人空口来鉴。”

   封禅是个大工程,以张甾为首的大小官员都能借机捞上一笔,主动奏请封禅还能哄得新君龙颜大悦,是以右相一党跳得格外卖力。

   然而这个清醒人在当中,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相信张甾心里也明白,此时绝不适合封禅,但在名利面前,他恨不得把这个半路杀出的拦路虎咬死。

   眼见着说不过,张甾就指控的忠心,站在大义的制高点上,压得抬不起头来。

   户部尚书赵廉出来打圆场:“我朝荡平海内,百姓安居乐业,萧大人竟口口声声说我大周民生凋敝,想来是有些偏颇了。”

   这人好声好气却暗自里剑指,说的是不察甚至不忠,想来是领略到了张甾的意图,也想要往身上踏一只脚。

   世人皆重名声,官场中人更甚,但从不是这样。打从入士以来,身上流言蜚语从来没有断过,甚至连他以色侍君的说法都传出来了。哪怕有人说到脸上,他也不过一笑了之。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