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1)
公元1502年暮春,姑苏城外桃花坞中的桃花开得如火如荼,午后,吴中才子唐寅正在窗前细细品读《苏轼乐府》。当他读到《洞仙歌》一词时,词前的序文引起了他的兴趣:
仆七岁时见眉山老妮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诃河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
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
这首词是写五代后蜀孟昶爱妃花蕊夫人的,但诗人自然也另有自己的寄托。
唐寅对孟昶并不陌生。这位一国之主在位31年,朝政昏暗,却荒乱,挥霍无度。他纳容貌娇美且善于词赋的徐氏为妾,赐名花蕊夫人。后蜀被宋所灭后,孟昶降宋,花蕊夫人被宋太祖纳入后宫,倍受宠爱,后被宋光义以箭射死!
读完了《洞仙歌》,又联想到
花蕊夫人的故事,唐寅忽然灵感大发,立即命侍者展纸磨墨,借着窗外云霞般的桃花,提笔挥毫,一气呵成,绘就了一幅《孟蜀宫伎图》。图中精心描绘了四个蜀宫女子,一个个明眸黛云,裙裾飘曳,栩栩如生。画好后,他退后几步眯起眼欣赏了一番,不自觉地点了点头,显然这是他的得意之作。于是乘着这股激情,挥毫在画面的右上方题了一首诗,然后连铃两方印,第一方是“江南
网址:www.kxs.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