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但开国勋贵至今已然呈现出颓势,根本难以同文官集团抗衡,那就剩下了一个手握重兵的藩王势力,将这些藩王全部削掉,不但可以加强中央集权,而且也是一笔功绩,齐黄方等人可以介借此更进一步,真正执掌朝堂中枢大权!”
“新帝朱允炆本就有意削藩,文官集团也乐得顺水推舟,于是乎迫不及待地建言献策,一场轰轰烈烈的削藩行动就此拉开了帷幕!”
“真正的幕后推手,不是新帝朱允炆,而是他的文官集团!”
“书生治国,秀才朝廷!”
暴昭豁然起身,
脑海中宛如有一道惊雷炸响。
朱棣远离朝堂,所以他只能听个大概,认为苏阳这通分析很有道理。
可是暴昭却不一样,他可是刑部大司寇,正一品的朝堂大员!
身处金陵朝堂那个争斗漩涡之中,暴昭比在场所有人都要看得更深更远!
难怪新帝甫一即位,就要迫不及待地推行新政,不惜受人诟病!
原来真正的幕后推手,正是以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为代表的江南文官集团!
方孝孺是浙江宁海人,黄子澄是江西分宜人,齐泰是直隶溧水人!
他们,可都是不折不扣的南人啊!
偏偏就是这三个南人,此刻成为了新帝朱允炆的心腹近臣,凡大小事务新帝都要询问他们的意见。
反倒是暴昭王钝等辅政老臣的建议奏章,皇帝陛下充耳不闻。
齐黄方三人才是真正的文臣一级序列,暴昭他们不过是虚有其名罢了。
也就是说,朝堂话语权,如今真的落入了江南缙绅手中!
暴昭甚至联想到了洪武年间那场著名的“南北之争”!
洪武三十年丁丑科会试,总共五十一名进士,全部都是南方人!
北方士子全军覆没,无一人上榜!
为此太祖朱元璋震怒之下,不但处理了相关考官,还为北方士子单独进行了一次策问,这就是著名的“南北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