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二拴的一九七八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二拴的一九七八》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十八章 闲话姓名-(2)

   他才是背负社会变革的重要支撑者。

   很多来自士族和社会的阻力都是他这个士族继承者打破的,其次才是陈胜吴广。

   朱元璋有代表新兴地主盐商代表的张士诚和造反派陈友谅等这样的黄金搭档。

   第三人格魅力个人能力及时势造英雄,这里就不细说了。

   平民皇帝也有烦恼,立祖是个大事,就是祖先是谁,在一姓中寻求最合适的人认祖。

   刘邦家没有王侯背景,芒砀山流窜时,自称“醉斩白蛇”。

   按照这段故事,刘家的祖宗应该是赤帝。

   这和司马迁《史记》记载“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意思就是刘大娘睡觉时候和神仙野合,为刘邦君权神授打基础。

   如果刘大爷地下有知,会不会从坟墓跳出来日他司马家的祖先。

   历史记录刘大爷确实不喜欢这个皇帝小儿子。

   朱元璋家是八代贫农,当了皇帝后,粉饰祖宗彰显来历不凡是必须的。

   没把他母亲送给神魔意淫一番也算大孝了。

   萧何和刘伯温绞尽脑汁,检索历史,从上古到他们那段时间,姓朱的就出了一个朱熹。

   由于相距年代太近,二百多年,故事不好编,不过最后也遮遮掩掩地续上了。

   李唐立国后,尊李耳为其祖。

   一个勉强挂靠陇西李氏之后,突然成了道家之祖的后裔,可谓滑天下之大稽。

   李渊和杨广其实是亲两姨。

   由于其得位不正,得位后大肆污蔑杨广,可谓脏水淋漓。

   李渊还好,到天策大将军这里更是变本加厉。

   一个囚父弑兄引胡入关之人说的话可信度值得商榷。

   通过贬低别人来彰显其雄才大略英明不凡。

   事实上杨广父子的贡献比李唐王朝三百余年的贡献都大。

   拓疆土开凿疏浚运河和开科举等,每一个决策都对中国的历史有深远的影响。

   “张王李赵满地刘(流)”。

   王莽断汉后,大肆捕杀刘姓族人,大家纷纷改姓避祸。

   刘秀回归立东汉,新朝需要大量的官员。

   尤其是刘姓族人得到了善待,许多改姓的又忙不及的改了回来。

   一些看出利益的宵小,抛宗弃祖趋之若鹜,使得刘姓族人数量一时间大涨。

   甚至五胡乱华时胡人也以刘姓为荣。

   八九十年代,土默川上,最尊贵的姓是“云”。

   据说是黄金家族后裔,问:“姓甚了?”满脸傲娇地答:“往天上看。”

   那个年代蒙古族有点特权阶级的味道。

   连小混混打架都大放厥词:“爷个草字头怕个你。”“蒙”是草字头。

   当然高考照顾十分也是必须的。

   按照一个蒙古族同学的说法,十分,可以打死(分数领先的意思)一操场人了。

   关于加分也有个笑话。话说一个考小中专的学生,填报考试信息时写了个蒙古族。

   最开始管理户籍是公社民政负责,管的比较松。

   只要学生考上且没人挤揪,你想咋填就咋填,直接放行,农村孩子不容易。

   到九零年,户籍移交到了派出所,事情有些复杂了。

   正好这个学生考上了,迁户口出了意外,户口民族和填报的不符。

   “考上不容易,只要有个合适理由,可以给你办理。”民警问。

   “我奶奶那会儿让蒙古人养活的来。”学生答,民警大笑盖章放行。

   最搞笑的就是后世的理发的,忽如一夜起新名。

   明明是前几天的那个三娃子,现在叫“拖泥”老师。

   让年近五旬的李之重理个发都有了选择困难症,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