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二拴的一九七八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二拴的一九七八》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李德章走了 三-(2)

   左右各有飘带一条,上写“金童前引路乘龙东去,玉女送西方驾鹤西游”。

   招魂幡每个字纸的形状都有要求。

   男的用圆形,女的用方形,意为男为阳为天,故用圆形;女为阴为地,故用方形。

   男招魂幡最后一个字的下端要剪成尖形凸形,女招魂幡最后一个字的下端要剪为凹形。

   大门墙边立着一颗砍好的柳树,柳树上挂着引魂幡,那是出殡时引领魂魄到墓地的。

   “破孝”是自己家事,孝布是白洋布。

   按照远近亲疏家人(同姓)和亲戚等关系不同,给这些上门吊谒的扯成大小不同的布块儿,让他们按照习俗自行缝制穿戴。

   儿子戴斜角孝帽,帽子订麻,称之为“披麻”,戴重孝,白衣白裤白鞋腰束麻绳。

   女儿和儿媳披发,顶褡头(出殡时由婆家或娘家来收头,一般是一整块儿面料,变相送礼,摆在明处,担心“黑地儿辱(辱没之意)了暗财”),麻绳束腰,也戴重孝。

   侄辈戴平角孝帽,孙辈戴红色“柿花(长两三公分宽六七毫米的两根彩色布条组成的十字)”孝帽,外甥戴蓝色“柿花”。

   李三虎今年九岁,和李之重同岁大三个月。

   父亲的过世对他影响不大,活着的时候也没给过他一个好头脸。

   反而家里一下来了这么多人,他很兴奋。

   这几天除了大人的哭声有些烦,其余都不错,吃的也好了,还有一身全新的白衣服。

   还有不少小伙伴一起玩,更是不用去学校了。

   他不知道这身白衣服实在是借不到和他尺寸相近的,才勉为其难做了一身。

   这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余者都是借的,孝服都是套在衣服外面的,所以做得都比较肥大,方便穿脱。

   “报孝”就是由子或侄儿身穿孝服,手拿“出丧棒”到亲戚家知会一声。

   第一时间需要知会的是主子家,即上邦姑舅。

   可是上邦姑舅没有,也就是李之重奶奶这边没有侄儿。

   子嗣不继没有因为她的远嫁而改变。

   不知道老太太会不会因为家里没有来人感到伤心,那就不用通知了。

   需要通知的外村亲戚就只有李德财的两个妹妹和两个闺女了。

   最远的闺女李桃桃在山脚下做媳妇,由李虎虎去通知。

   邻村的李桂花(李虎虎大姑)由李龙龙去通知。

   回来后再去隔壁村通知李三桃(李虎虎三姐)和李梅梅(李虎虎二姑)。

   她们姑侄女儿在一个村。

   同姓大岱村三爷爷家的二儿子由李来勇去报孝,三儿子在读大学,有些远,就算了。

   李德财让李之重写了一封信给大儿子,能不能回来看他自己。

   李之重家里忽然挤了起来。

   大姑和二姑各领着一个孩子在报孝当日就赶来了,和奶奶住在一起。

   大岱的七叔也来了,住在李之重父母这屋。

   七叔一辈子没成家,是个温顺和煦的好人,个子不高,脸色黑红,老是笑眯眯的。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