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弃暗投明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弃暗投明》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三章 高炉炼钢,改制军械-(1)

   面对秦瑱要他亲自拜见之人,诸葛亮自然十分好奇。

   毕竟到了秦瑱这个地步,除了老刘和两位夫人需要用上拜见二字。

   还能有谁能让秦瑱亲自带着他前去会见的?

   故而下意识的,诸葛亮便觉得秦瑱是得到了什么大才。

   唯有如此,才能让秦瑱这般礼贤下士的对待。

   不过等他跟着秦瑱来到了郊外,见到要见之人,他便明悟了秦瑱之意。

   合着要他见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老丈人黄承彦。

   此时这老头正在一处钢铁工坊之中蹲着,两手一边拿着一块砖石,不断打量。

   他们刚到,黄承彦便似有感应一般,扭过头来看到众人。

   诸葛亮见之,急忙下拜见礼,不料黄承彦看也没看他,直接提着砖到秦瑱面前道:

   “子瑄,你给的这耐火砖配方到底对不对?”

   “怎的老夫依法制之,却总有裂纹出现!”

   见得此状,秦瑱接过砖块一看,便笑道:

   “不知黄公这批产了多少砖块,有多少合格?”

   黄承彦一听,便往身后那堆砖块一指道:

   “似我身后这批,皆是此次所产,合格者不足十分之一二!”

   秦瑱见状,便上前查看了起来,诸葛亮抽空便行礼道:

   “小子孔明,拜见黄公,不知黄公何时至此?”

   他一说话,黄承彦这才注意到诸葛亮就在旁边,顿时奇道:

   “汝不在淮南理事,怎的会在此处?”

   诸葛亮闻之,急忙将自己来意说了一遍。

   黄承彦一听,便点了点头,不以为然道:

   “原来如此,既是调你南下,也见刘征东看重。”

   “既来之,则安之,好生理事即可!”

   言罢,他却没有多说,跟着秦瑱便朝砖块行去。

   诸葛亮见状,顿时一异,心说莫非自己总不上门娶亲,黄承彦生怨了不成?

   怎么现在对自己这般冷淡,到底谁是女婿啊?

   他看那两人在那边研究砖块,便对周瑜问道:

   “敢问公瑾兄,黄公与先生这是再做何事?”

   周瑜见他吃瘪,自是暗笑,一指远处道:

   “孔明至于此处,未见此地在产何物?”

   诸葛亮听着,自是朝着远处扫去,便见此地乃是一座极大的工坊。

   远处矗立着几座高炉,共有上百壮汉,正赤裸上身,不断鼓动气囊朝里面吹气。

   随着众人一鼓气,炉内便冒出冲天火光。

   饶是诸葛亮见多识广,见此也是愣了好一会儿才挑眉道:

   “莫非是在此地炼铁冶金不成?”

   而他一说罢,便见周瑜神秘的摇头一笑道:

   “错矣,此非炼铁,而是炼钢!”

   诸葛亮一听,自是恍然大悟,露出了一副了然的神色。

   原来是在炼钢,怪不得秦瑱会如此重视,甚至让他老丈人亲自上手了!

   这里便得说一句,钢铁对于汉末士人来说并不陌生。

   因为远在春秋之时,我国就已经掌握了炼渗碳钢及淬火工艺。

   而发展到了东汉末年,高炉炼钢和炒钢工艺逐渐出现。

   这种工艺极大的降低了钢铁之中的含碳量。

   只不过炒钢工艺比较复杂,对人力要求比较大。

   使得钢铁一直处于一个产量较低的状态。

   要获取纯正钢铁,需要不断淬炼和捶打,这也就是这个时代百炼钢刀由来。

   一柄百炼钢刀不仅少见,且价值极为昂贵。

   所以秦瑱便寻思改进炼钢工艺,提高钢铁产量。

   而要提高钢铁产量,最方便的方法,就是转炉炼钢。

   通过顶部灌入空气,不断与铁水里面的碳结合,形成二氧化碳,辅以铁锈降低其中碳含量。

   但转炉法需要不少前置科技,比如耐火砖!

   秦瑱自然是没精力搞这些的,于是他便给黄承彦写了一封信。

   邀请诸葛亮的老丈人来担任这些东西的督造。

   本来黄承彦是有点不想来的,但架不住秦瑱在信后稍了一本结构力学。

   看完之后,老黄只觉惊为天人,百思不得其解。

   无奈之下,他只得先行一步,拖家带口来到了江东。

   不为别的,就为和秦瑱讨论这些技巧之术。

   可秦瑱却是个不当人的,老黄一来,就赶鸭子上架直接上岗。

   好在黄承彦天生喜好此道,若是秦瑱让他治民,他也懒得去干。

   可像现在这样给他提供材料和人力供他研究,他自是欣然应允!

   这不,一旦碰到问题,老黄就会找到秦瑱,探寻其中之理。

   两人在那边蹲着合计了一会儿,秦瑱就给出了问题答案孔隙率不够。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现在烧制的砖块密度太高。

   也亏得他是工科出身,一眼便知问题所在。

   “砖块之所以出裂,乃因其内空隙不够。”

   “如此受热膨胀,其内之物挤压,故而生裂。”

   黄承彦一听这话,便一副长须思虑道:

   “若是如此,我取料之前,令人多搅拌半刻,不知如何?”

   “半刻不够,起码一刻,此砖还需承重,不然难以得用!”

   秦瑱拿着一块砖,重重往地下一敲,砖块应声而断:

   “抗折强度还不错,再烧几批,或许便能出产!”

   见他判断还需要试验几批,黄承彦这才笑道:

   “若是如此,老夫也就无须在此看顾矣!”

   说罢他令人将砖块清理干净,跟着秦瑱来到诸葛亮面前。

   诸葛亮此时正在观看炼制钢铁,秦瑱见他一脸认真的模样,便笑道;

   “怎么,孔明也颇喜观看这制钢之法?”

   诸葛亮闻言,下意识便点了点头道:

   “以往从未见之,而今观之颇为有趣。”

   说着,他反应了过来,见二人讨论完毕,又再度见礼道:

   “在下见此物高大,日夜轮转,不知产量如何?”

   秦瑱毫不在意的介绍着,一指那几座高炉道:

   “光是这工坊,三日可产两千一百,月产两三万斤吧!”

   诸葛亮一听,顿时神色一异,惊道:

   “此工坊却也不大,竟能月产两三万斤?”

   须知一柄长剑约莫三到四斤左右,也即是光这座工坊,一月产量就能铸造至少五六千柄利剑。

   光是这一座工坊,就能供起数万大军的钢铁用量。

   但他一说罢,黄承彦便在旁抚须一笑道:

   “此坊还算是小的,孔明想必未曾去过石头城!”

   “秦君于此置钢铁所七座,日产可达两余斤,月产五十余万斤。”

   “与之相比,此处只作为实验之所,规模不大!”

   诸葛亮一听,更是大惊失色,月产五十万斤,这得锻造多少军械?养起多少大军?

   思虑之间,他又想起周瑜刚才给他提起的转炉炼钢,忙道: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