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只待东风-(2)
王羽冷眼看着堂下发生的一切,
冯孝再次劝说道,
“公孙,你就不能为你的母亲,想想么,你母亲病重,家中还有妻儿,你今日殒命于此,他们可怎么办啊!”
冯异却是大义凛然,丝毫不惧,怒目圆睁,
“你这反贼,休要再提我母亲,你不配!”
冯孝吃了憋,哑口无言,
刘秀听到这,深觉冯异是个忠善贤良之辈,于是再次恳求王羽,
“王公,还请您放了冯义士”
不等王羽表态,冯异却是对刘秀嗤之以鼻,
“刘秀,你休要惺惺作态,尔等反贼不会有好下场的”
刘秀见冯异冥顽不灵,据理力争,
“冯义士,你口口声声说我等是反贼,那请问你侍奉的大新天子,王莽又是什么!他王莽篡我汉氏江山,灭刘八百户,血溅三千里,他王莽又是什么!”
冯异也不退让,与刘秀争辩,
“身为人臣,怎可妄议君父!纵使陛下有万般不对,身为臣下,当极力劝说,怎可行谋逆之举!”
“劝说要是有用,这天下怎会有如此多的起义势力,百姓又为何会造反!若非王莽昏庸无道,人神共愤,人人得而诛之,谁又甘愿谋反!”,刘秀真是恨铁不成钢,赤裸裸的事实,你冯异怎么就是看不明白呢,
“君上固然有错,作为臣子的更应该向下体察民情,向上请民之所愿,而不是谋反”
刘秀算是听明白了,感情你冯异是个好官,就觉得天底下都是好官,就王莽一个糊涂蛋呗,
“或许冯义士是个为民做主的好官,但冯义士又如何能保证别的郡县都如你这般,家国之大,非你一人之力可改,需要从头开始,彻底清洗,想当初汉高祖为何要兴兵灭秦,难道与今日之局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冯异还想说些什么,话到嘴边却是说不出来,确实,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自己如今管五县,就只能救五县于水火,别人自然是管不上了,想到这冯异低下了头,宁死不屈的腰也弯了,信念崩塌了,
一旁的亲信与门客见状,扑上去把冯异按倒在地,刀剑架脖,只等王羽一声令下,就地格杀,
刘秀眼看冯异被按倒在地,于心不忍,接着劝说王羽,
“王公,杀他轻而易举,但对我们一点好处也没有,我看冯义士也是贤良之辈,念在其造福一方百姓的份上,就放过他吧”,刘秀这张嘴,不去演说太可惜了,反观历史的长河,能成大事的人,嘴皮功夫还是要有的,
王羽见刘秀如此执着,也只好作罢,
“刘公子,今日心慈手软,恐怕会给我们日后造成困扰”
“我意已决,还请王公放过冯异”
“罢了罢了,放他走吧!”,王羽挥了挥手,手下人立马收起刀剑,两个人把冯异从地上架了起来,
王羽还是决定敲打敲打冯异,
“冯异!他日战场相见,我可不会像今日这般手下留情了!”,吩咐手下就把冯异架了出去,冯异被推出王家大门,
冯异孤身一人落寞地走在颖阳大街上,当一个人的信仰被击溃时,这个人就宛如行尸走肉一般,
这时,冯异的表兄,冯孝从后面追了上来,
“公孙!请留步!”
冯孝气喘吁吁地塞给冯异一包东西,
“这是刘公子给你的,说是给伯母的一点心意,请你务必收下!”
说罢,冯孝转身就回府复命去了,
留冯异一个人站在原地,冯异愣住了,自己一口一个反贼,刘秀还这般对待自己,冯异心中是五味杂陈。
待所有手下退下后,王羽坐在主位的蒲团上,神情凝重,毕竟事关王家生死,不得不慎重,
刘秀看王羽忧虑,心中也是过意不去,若非自己刚才的请求,王羽也不至于如此,
“刘秀只顾自己一己之私,还望王公不要见怪”,刘秀施礼向王羽致歉,
王羽听刘秀跟他说话,这才从思考中回过神来,
“无妨,刘公子仁慈,我当初也是看重冯异的才能,才想招揽他,如今也只好如此了,只不过他如今已然知晓您在我府上了,恐怕夜长梦多,我们的行动得提前了”
这仁慈二字,羞得刘秀无地自容,您不如直接说我妇人之仁得了,
王羽心中做出了决定,起身就要离开,
“刘公子,好生歇息吧,明日我会叫霸儿回来一起商议商议”
刘秀送王羽离开后,自己回到屋内,刘秀心想,但愿自己这次没有看错人。
王羽从书房出来,一路边走边怀疑,这刘秀如此仁善,缺少了些杀伐果断,是否真的是紫薇命应之人呢,但他转念一想,白灵泽已经身处大牢,不像是假的啊,
王羽经营王家数十载,更是博览群书,古往今来,开国功臣都是一个让人羡慕的群体,他们以从龙之功换来高官厚禄,王羽又何尝不想赌上一把,那可比在这小小的颖阳强太多了,
走着走着,王羽就走到了自家的祠堂,推门而入,看着祖宗和父亲的牌位,王羽回想起了,他初见周武极时说的话,
你有这般好身手,不去报国从军……
报国从军!光耀门楣!
王羽也想为家族的祠堂添上一笔浓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