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干旱求生:农妇的穿越之旅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干旱求生:农妇的穿越之旅》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40章 吉阳县-(1)

  而方晴儿这边,她刚刚跟赵明亮只商量了个大概,便又赶回来“显灵”了,但是两人已经达成了初步的共识,要解决这件事情,光是抽掉桥的板子是没有太大意义的,顶多就是拖延一下时间,真正要解决这件事情,还要从县太爷身上着手才行。

   方晴儿回到骡车所在地,跟家里人一起吃完了午饭,又喂了双胞胎,然后给淑姐儿和刘巧花留下了一些吃食,便带着赵明亮出发了。

   这次他们的对象是县太爷,多几个少几个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因此方晴儿和赵明亮没打算带赵小五那伙人,而是准备夫妻两人一块,随机应变。

   宁县还在河的另一边,此时他们要去找的这个县太爷,县衙位于吉阳县,是赵家村众人在到达这小村庄之前刚刚绕过的一个县城。

   为什么要绕过去呢?因为这个吉阳县听着名字挺大气,其实是个下等县。

   大梁国对于县城的分等很严格,上等县、中等县和下等县在辖区人口和土地面积方面都存在显着的差异。上等县一般人口众多,土地广阔,经济也相对发达,一般都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或者经济中心。例如道林县,因为是大梁国中部的重要粮食产地和交通枢纽,因此算上等县。赵家村原本所属的平阳县也是,属于大梁国北方的粮食主产地,下辖城镇十五个,村落上百,也归在上等县的行列里头。而且大梁国的上等县名称都是固定的,多以双字为名。

   中等县的辖区人口和土地面积相对较小,经济发展虽然相对于上等县来说较为逊色,但是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文人商贾也不少,例如春秀打算回的宁县,就是一个中等县,下辖八个大镇,七十多个村子。为了与上等县做区分,中等县一般都是取单字为名。

   下等县则就五花八门了,但是一般来说都在边远地区、山区或者贫瘠地区等。这些地方人口稀少,土地面积有限,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一般的下等县下辖为三至五个镇,每个镇子下头有十几个村子。他们的目的地南安县,因为是新设立的县城,下辖地和人口都不足,就属于下等县,不过那个县太爷似乎很有些想法,所以才颁布了重重政令吸引人口过去安家落户。

   但是大部分下等县没有这样的运气,辖地狭窄,既没有办法吸引人,也没有办法留住人。因此大梁国正常的下等县都没有什么油水,上头也不怎么管,听说有些下等县的县衙,甚至连衙役的工钱都不能如期发放。

   对于下等县的名字,大梁国没有严格的规定,一般都是用地区流传下来的名字,这些名字一般也就本县的人和管辖这个县城的州府衙门文书知道,其他人多半是没怎么听过的,更没有上达天听的机会。只有遇到特别厉害的县太爷,经过努力能把下等县提升到了中等,那么才有了一次可以换县名的机会,也有机会把这个县城的名声打出去。

   不过一般被分到下等县的县太爷,都是既没有那个本事,也没有那个耐心的。他们要么想方设法的去攀附权贵,期待考评结束后能调任,要么就绞尽脑汁地压榨辖区内的百姓,让自己能过得安稳。一旦遇到这样的县太爷,下等县的百姓的日子也是可想而知了。

   吉阳县就更惨一些,吉阳县下辖才两个镇子,十二个自然村。属于是下等县中的下等县,就这样,进城费还挺贵,方晴儿当时心思不在赶路上,并不了解情况,是后来听赵明亮说的。吉阳县进城费用足足二十文,跟道林县一样了。他们村的人觉得划不来,加上在道林县补充了粮食,后面水源也逐渐充裕,就压根没有进城,而是从旁边小路绕了过去。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