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赵家村之困-(1)
赵老头的村长之位,还是他爹传给他的,经过两代的积累,他们家地本来就比村里其他人家多。而且家里壮劳力也不少,赵老头和刘巧花生了三个儿子。
老大赵明宏勤劳肯干,稳重公允,已经是大家默认的村长接班人。他一直以自家的田地为荣,因此对地里的庄稼伺候得格外细心,每年的收成都比其他人家更多几分。
老二赵明刚虽然没有大哥那么勤快,但也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而且他年轻的时候去县里的药铺当过五年伙计,回村成亲之后,就成了村里的赤脚大夫,偶尔看看头疼脑热的都没问题,村里离山近,不用下地的时候他就上山采些草药炮制。村里人已经习惯了有啥毛病都来找他,看病也不能白看不是,总能赚到三瓜两枣的,家里虽然没养几只鸡,但是鸡蛋却没怎么断过。
小儿子赵明亮,也就是方晴儿的丈夫,虽然有些爱耍滑,但是性子灵活,为人仗义,因此朋友特别多,时不时就能去县城或者镇上找到活,赚点外快,结婚四年,给方晴儿的私房钱都攒了快七两了,要知道这个数字可是真不少了。
老赵家最上头是赵老头和刘巧花,中间三兄弟,加上底下一群小萝卜头,就这样一年忙活到头,收入也不过十几两银子,这可是把村长的收入,老二给人治病,老大老二媳妇绣帕子打络子,还有老三打零工上交的钱等等都加在一起才有的数字。
就这一年十几两,已经是别的农家想都不敢想的数字了。因此,赵老头家里存的粮食可比村里其他人家多不少。
但尽管这样,眼看着今年的粮食减产已经是必然的事实,刘巧花是一点都不敢让大家伙儿放开了吃的。万一救济粮来得晚,这点粮食可是要撑到明年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方晴儿才会连半枯的野菜都不放过。
眼看着水越来越少,赵老头几个村里为头的,这个月没少想办法,甚至组织了好几次壮劳力上深山,希望能找到山泉水,可惜一无所获不说,还摔伤了两个村民,虽然老二看了没有大碍,但是也不敢再轻易去尝试。水没找到,人要是摔坏了,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