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
炒房地产也确有其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麻布建地的社长渡边喜太郎(他原本只是做自动车买卖的),贷款买地贷款买地……据说巅峰时期他的资产超过了7000亿。而当时的房价炒得有多贵呢(当然也不全是因为投资地皮炒的,只能说占大头)?东京的地价85年是63万円每平米,到了86年直接翻了12倍,变成140万每平米,87年又涨了07倍,239万。
这段时期,参考的就是上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广场协议”签署后(就是五国联合起来在外汇市场抛美元,使美元大幅贬值),霓虹泡沫经济破裂时期(当时霓虹的财政部其实叫“大藏省”,在这之后才改名为财政部的)。当然,现实远比文中叙述复杂得多,有国际的有国内的,牵扯颇多,文中只是参考了其中一个部分,并且对此多有删改,所以请勿代入现实,切勿当真!
蠢作者非金融相关专业,考据资料多来源于网络。因为多用白话,所以如果表达有误,还请不吝告知,谢谢大家。
第36章 暗度陈仓
萩沢让是被国常路靖彦亲自带着教导的, 也不是说这人多有父爱多有作为父亲的责任感, 主要是因为……他闲着无聊啊。
国常路靖彦用来给萩沢让开蒙的教材,就是他平时看的各种书籍报纸以及财务报表。
这人十分随性, 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一个话题往往说着说着就跑偏了, 讲解的内容自然也东一块西一块的, 而且说过一次的东西绝不会再说第二次。别说一个奶娃娃, 就算是一个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在场,都不一定能跟上他的思路。若是遇上一些专业术语,这人根本提都懒得提,在他眼里这些东西的概念就跟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 根本无需解释。
可萩沢让那会儿就是个奶娃娃,他又不是带着上辈子的记忆出生的, 也不是生而知之的神童,所以自然听得云里雾里, 十分艰难。
不过他也不会贸然提问打断国常路靖彦, 因为话题一被打断,国常路靖彦就不会继续之前的话题讲下去了。
国常路靖彦讲的东西内容多深度广, 比起单纯要一个简简单单的名词解释, 萩沢让觉得根本不如听完他父亲讲授的内容划算。
所以这孩子就凭借自己的记忆力,暗中记下不懂的地方, 等国常路靖彦一天的教学结束后,让哑叔带着他到书房里一一对应找答案,并在此基础上, 加深理解国常路靖彦今天讲授的那些东西。
萩沢让那被森鸥外评价为“变态”的记忆力,自然有天赋方面的原因,可也少不了幼时这般一次次的反复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