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展露头角-(1)
得知武落蘅搬回了香水榭,李隆基暗自生气,他因为她的逃避而伤心不已,加上近日南方各郡接连受灾,弹劾工部尚书督办不利的折子是一个接一个,闹得他更是怒气难消,此刻正在贞观殿上,大发脾气。
“姚相,你看看,这些都是弹劾你和工部尚书的折子,你让朕怎么面对朝中百官?”李隆基随手将折子扔了下去,任由姚崇捡拾查看。
姚崇翻看几个后,大惊失『色』的跪在地上,连喊冤枉,“陛下,此次南方各郡连日降雨以形成洪灾,臣与工部特意前去视察,各处堤坝却有损毁,但细查才知是因为各郡修缮堤坝之费用被兵部挪走大半,用来筑造兵营及防水渠,导致堤坝钱料不够无法抵挡。”
姚崇的一连串话说完,苏盛已将奏折送到李隆基面前,上面清清楚楚写着钱料去处和各郡郡守签字确认的印记。
李隆基眉头紧锁,稍有缓和的说道:“立坝修堤之事本是工部职责所在,不管是哪一方都不能从中干预,出了事自然是工部要承担,纵使兵部有越界之嫌,工部也可上书呈表呀。”
姚崇解释道:“陛下,我大唐自开国以来,各郡归门下省管理,但兵部及各节度使均归中书省管理,门下省工部员外郎怎能管的了节度使呢?”
这些李隆基自然是知道的,只是一时心急忘了里面的门道,若是有节度使的调令,郡守和工部都是不能过问和阻止的,他叹了口气,摆摆手说道:“罢了,这些朕都可以暂且不提,你们拟个方案,先下抗灾要紧。”
姚崇坚定的说:“陛下放心,我等已有对策,再斟酌一二便可实行,到时臣亲自督办决不会再出差错。”
从贞观殿出来后,李隆基深感疲惫,便带着苏盛随意走在御花园中,花红柳绿,闲庭信步,稍感舒畅,突然听到前面不远处一阵『骚』动,似乎有人正在嬉戏便闻声靠近,原来是大皇子李瑛正带着一群宫女力士在千叶湖边逗赶水鸭。
“快,快,给我把它们赶过来。”李瑛大叫着,手里拿着石子向鸭群掷了过去,鸭子四分逃散,力士们又拿着长杆给赶了回来,周而复始。
李隆基有些恼火,苏盛察言观『色』早已看出,便高声呵斥道:“都干什么,『乱』『乱』哄哄的没个规矩。”
众人见李隆基站在不远处,都吓得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一下,李瑛则忐忑不安的走上前,唯唯诺诺的行礼道:“儿臣给父皇请安。”
李隆基对李瑛一向厌烦,可是奈何他是自己的长子,又是现在唯一长成的皇子,就算再不喜欢也多少要要求一番,“你不在学上,跑到这里做什么?”
“今日早课上完,母妃说有新鲜果子要给我尝,叫我一起在内宫用膳。”李瑛已经是六七岁的孩子了,说起话来还含糊不清。
李隆基疑『惑』的问:“什么果子?”
“说是南边送进来的甘泽。”李瑛吓得舌头已经打结,硬生生把甘蔗说成了甘泽,李隆基也不愿多问,便对苏盛说道:“派人跟丽妃和弘文馆说一声,以后要严加管教,断不可让他任意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