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初识九龄-(2)
张九龄摇了摇头,叹气道:“怕是武兄不知道季凌兄的心思,才会以为他只是寄情诗歌,靠工府乐曲挣些虚名。”
武落蘅记忆最深的当属那首《登鹳雀楼》,对他的生平不太清楚,便问道:“愿闻其详。”
张九龄将他与王之涣相识相谈的事情讲给她听,原来王之涣除了作诗外还会习武,现在已投奔西军,励志从军转政。
武落蘅一边听,一边点头,心想:难怪他能咏出那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果然只有胸怀大志之人,才能有这样的气魄。
张九龄感叹道:“若不是家父之事,我恐怕已经随季凌兄同去,怎会在这里夸夸其谈。”
武落蘅本以为诗人都应是洒脱不羁之人,可眼前的张九龄虽然举止优雅但多少有些古板,她与这样的人或许不会成为知己,心中还是颇为赏识。
两人闲庭信步来到清风书院的碑林,这里留着许多大家誊录的石碑,或有文采出众的,或有论点精辟的,都能在此留下痕迹。
张九龄端详着正中间的石碑,默念道:“德本刑用。”
武落蘅不解的问:“我总听三郎说起这四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张九龄转身看向她,所谓有教无类,不管她刚才言论如何,既然现在有心请教自己也不会有所藏,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德乃治国之本,刑为人之所用。礼教治国,刑法严明。”
“你这么解释等于没解释呀?”武落蘅对这些咬文嚼字的解释很是不满。
张九龄心想:见他所穿也该是书香门第,怎么连此都不能明了?莫非是有意与我辩论?
想到这里他反而提起精神,将自己所知所想一一说明:“人之初,『性』本善。以德养善才是根本,但为人总有贪念,恶从贪念而生,若没有刑法不得以保护善念之人,所以当今陛下提出‘德本刑用’这四个字,广开私塾教人为善,又修订刑法,整顿军务;种种措施皆是出自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傲娇宠妃惑君心请大家收藏:(wwwkxsme)傲娇宠妃惑君心快选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