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怀疑争执-(1)
李隆基准备对军务出重拳整顿,这件事已经传遍朝堂,张说主领编纂新的军政条令,李隆基给了他最高权力,可以自由选择参与人员,不受兵部管辖。
“范兄。”张说一下朝便来找范秦苑,诚恳的说,“范兄可愿意与我共修军政条令?”
范秦苑很是吃惊,毕竟他只是个弘文馆的先生,虽有品阶在身却是个远离朝政的闲人,张说怎么会邀请他一同编纂?
“范兄不必奇怪,我既然开口就不会是玩笑,范兄的行事风格我很欣赏,文韬武略也绝非常人可比,你虽为有参军的经历,但对立法熟知,我想一定有不一样的眼界。”张说不会轻易夸赞别人,但对范秦苑他总是不吝啬赞美之言,可见他是真心敬佩。
范秦苑不好意思的摆摆手,他自己有多少斤两自己知道,“张兄谬赞,我不过是清苦书生,对朝堂之事不甚了解,更不要说什么治国方针,恐怕会被他人诟病,自古以来多有文人误国,我可不想被后人唾弃。”
张说见他要走便追了上去,苦口婆心的说服道:“范兄能有此想法可见与那些刚愎自用的文人书生不同,实不相瞒军中多是孔武有力之人,对行军布阵非常熟悉,可对整顿军务却无从下手,依我看实在是礼教不明导致。”
二人说着话竟走出宫门,现在正是午时,饥肠辘辘的范秦苑索『性』钻进一家面摊,坐下来要了一碗素面,还问张说:“张兄是否也要一碗,我们边吃边聊可好?”
趁着等面的功夫,张说又说道:“我与军中将领前几日已经接触过,各个都提出要严明军法方能整顿军风,此言论我不敢苟同,陛下也曾说过,德本刑用,要以德礼为治国根本,刑罚镇压为辅助手段。治国如此,治军亦是如此。”
这一点到与范秦苑的想法一致,他在弘文馆教导世家子弟的时候也常说天下应礼为先,教人为善而惩恶次之。想来张说也是听闻自己这套言论,才下定决心要请他参与其中吧。
“可是为何要选小弟呢,明礼之人朝中大有人在,兵部侍郎黄维晖自清风书院而出,听说颇有礼教之风;还有皇甫青岩大人曾任兵部尚书,现又在中书省宝书阁任职,我想他们都是合适人选。”
听他这么说,张说脸上飘过一丝不悦,似有话要反驳,恰巧面已上桌,他便不再说话低头吃面。
而后二人又说了几句话各自离开,临走前张说请他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提议。
范秦苑也无处可去,想到前几日听清莲说武落蘅正让人各处收集牡丹,想要临摹绘画,便想到城外白马寺中牡丹品种最多,为她去寻几株好的。
趁着春光无限好,他一个人悠闲出城,也没有雇车,正走在大路上,听到后面有马车驶来的声音,便本能的向一旁躲去,当马车经过身边的时候,有一声音唤道:“范兄!”
原来是皇甫青岩,因再过几日便是祖上家祭,他亲自去白马寺请长生牌位回府,途径此处正巧看到范秦苑,索『性』邀他一同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