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2)
第43章 酷吏案(21) 一个个jīng神抖擞,巴不……
出了宫, 孟海英已经候着。
“大帅,看这天气不妙,咱别骑马了, 乘车好不好?”
殷莫愁点头, 上了马车。她平时话就少, 这时从宫里出来,神情怎么形容呢, 是忧虑,是惆怅,冷到骨子里的高深莫测。殷莫愁对敌人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但从不会对自己人发狠。
整顿兵部, 虽就这么几个字, 对当事人那将是一场多大的惊涛骇làng。
孟海英在外头问:“大帅已经跟陛下说了我们的计划?”
殷莫愁从深思中抽回神,脸不再那么冷,放缓语调说:“说了。”
孟海英试探:“那……陛下怎么说?”
殷莫愁:“陛下支持我们。该来的总要来,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左右迂回,两相圆满。该见血的就要见, 早见早好, 刮骨疗毒。省得世家们都说我们武人没战打,连刀剑都不知道怎么拿了。海英, 我知道兵部里有你不少故旧, 但这一次……”
孟海英急切地表忠心:“末将分得清轻重。兵改是老殷帅的遗愿, 也是大帅最重要的一步棋, 我们不会坏事。”
口中的“我们”是殷莫愁的一批心腹gān将。
殷莫愁当然信得过他们, 放下帘子,不再有话。
孟海英在前面领路,马车旁边围着一队成建制的亲兵, 披甲持枪,肃杀威严。其实每次天下兵马大元帅出门,阵仗都不小,就像殷莫愁执意要佩剑进宫,做给人看的。
宁静的夜总能让人别有一番思绪,孟海英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是他不知道,一些老朋友会在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上作何反应,这将决定他们的命运。
回殷府的路经过护城河。
经过改造,护城河拓宽许多。先帝开明,他那一代起,河上不设宵禁。有数十条大画舫列在河上,甲板点红烛挂红笼,望去十里红妆,鼓瑟笙歌,影影幢幢。画舫并不全是皮肉行业,也有那种文人雅士的聚会,一些三流诗人会趁着夜色深深,衣香鬓影,在销魂与清醒之间寻找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