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1)
韩亦明板起脸,他带的随从即刻亮出要拿人的架势。
韩亦明负手,眼神里颇有几分官威, 孙老板急了,一把揪过契约说:“韩大人信我,这契约是真的啊,您看看这上面的签字,瞧见没,纪松还按了手印……”又把契约到处张罗,“你们自己看看,这是不是你们寨主的亲笔签字?!”
纪家寨等人只看得出签字是纪松亲笔没错。但孙老板势利眼也不假,一口一个泥腿子。纪松作为生意场小白,怎可能捞到孙老板这么明显的好处。
如今再细思纪松离家出走,莫非还有比躲债更深的苦衷?
所有人把目光投向李非,但李非也一下子说不出个所以然。
“契约是真。假的是这大米准确的说是陈米劣米。”
从下山到现在几乎充当隐形人的殷莫愁忽然开口,诸人纷纷朝她看去。
李非先惊后酸:哟呵,我以为你一路看帅哥,原来有在关注正经事?
“看上去颗粒饱满晶莹,实则金玉其外,一刮,掉下层薄腻腻的东西是腊。”
诸人顺手从旁抓起一把米,依言照办,里面要么发áng要么直接就是空心。
“楚伯没教你这些吧。”殷莫愁看李非,后者摇头,殷莫愁才说,“因为这是几十年前闹饥荒,一些无良商家的手段。”
在场的除三叔公和孙老板,都是年轻人,个个露出长见识的表情。三叔公想起些什么,目光灼灼,用“看你年纪轻轻,怎么连几十年前的都知道”的眼神看着殷莫愁。
盛世太平,已无人记得当年白骨遍野。
纪家寨的孩子们整天抱怨这个那个,七分饱就喊“肚子饿”。他们哪里知道真正的穷和苦,饥荒要饿死人,打战也要死人,男孩能卖去富点的人家换点钱,女孩更是活路都没有……
连从修罗地狱里回来的人,见到易子而食的场面,也疯了。
“八年前西北匪乱,朝廷火速处置。但恰逢áng河汛期bào涨,军粮渡河时意外沉船,军情紧急,朝廷改为直接向西北各道拨银子,由当地直接采购粮食供应前线部队。有官员鬼迷心窍,截留朝廷军银,只拿一小部分钱购粮,买的就是这种廉价陈米劣米送去军队。
陈米劣米多霉变,不少将士吃了腹痛上吐下泻,间接导致在战场上多死很多人。先帝原本在病中,大怒,彻查后,将涉事官员和无良商家斩首示众,夷三族,西北的两名太守虽不知情,也因管理不严之罪被流放。先帝一向宽仁,但此案涉案之广,斩首之多,极为罕见。”
诸人听得心有擂鼓,连纪英那样天不怕地不怕的都额头冒冷汗。
三叔公心cháo起伏。
孙老板则脸色越来越难看,噗通跪下,说如何本是遵纪守法,如何不知道朝廷先例,又说这是初犯,以前从来没做过坑蒙拐骗的事,求韩大人开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