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2)
殷莫愁怒嗔:“老兄,你又在发什么神经?”
李非看着她良久,是啊,我在发什么神经,蓦地,他的手又伸出来,拉住殷莫愁的手,力气大得像要把她的手融进自己的手心。
他的手掌宽厚而灼热,那热感顺着手蔓延到殷莫愁浑身,仿佛一下子驱散这晚秋凉意。
“跟我走。”
他再不啰嗦,不等人反应,硬拉着她跑了,一下子便没了影。
太出其不意,所有人都愣在原地。
离殷莫愁最近的冬雪看清了这一切,立刻喊人,孟海英也反应过来,就要扭头去追。
在这兵荒马乱之时,有声音制止:“都停下,让他们去吧。”
那声音不仅沉稳,还带着慈祥。
冬雪回头,赫然是殷母一张满足的笑脸。
所有人都只好立在原地不动,良久,殷母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缓缓地说:“……不错,不错,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
殷莫愁一开始是拒绝的,李非硬拖着,就像在画舫上硬拽她跳河。后面变成拉着她,牵着她。不知不觉中,竟一路跑出慈云寺,不能下山,下山路上都是殷莫愁的兵,于是就往旁边的山林去。
两边的风景匆匆掠过,浮光掠影,山路漫漫似无尽头,像这匆匆的一生,似见过许多,但又无所得。
所有人的惊慌,殷母的期待,都遥遥地抛在身后,那座小小的慈云寺已经淹没在林海中。
暗流汹涌的案情殚jīng竭虑的筹谋,似乎都如风过耳,在这一刻变得无关紧要。
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这座树林,明亮而清静。李非尽管睁着眼睛,但他也不知道在往哪里走,一颗激动的心仿佛置身于梦境中。
有点惊讶,殷莫愁的手比想象的软,除了关节处有老茧,应是常年握剑造成的。他不由想,如果她没有从军,现在应该是殷府里一个十指纤纤不是风流物不沾的贵族女子。而当年他也能留在京城,承袭王爵,又有先帝指婚,那么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