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1)
罗大少横行乡里,想他死的人应该不少,但有条件动手的却不多。至少得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是罗威的熟人,能在怡红楼不动声响地靠近他。第二,是灵州本地人,知晓三花巷有个醉汉怡红楼有个暗道。第三,外地待过,才物色到卖扇女一家,利用卖扇女投罗威所好。
“据说,在陇右军内部流传一个传言,说罗少爷是被罗啸手底下几个副将联合gān掉的。”
“没错。如果罗威不死,将来很可能世袭陇右军镇军大将军。”
“我私下和陇右军的人聊过,自大罗威去军中向父亲磕头认错父子和好后,陇右军内部一直在为阻挠罗威经常来军中而暗暗努力,甚至还有校尉级别的将领和罗威打过架。这些事罗啸都不知道。或许这才是罗威之死的开端?我这两天会继续去陇右军内部摸排,不过目前没有什么进展。”
“忠诚是军人最看重的品质。罗将军和同袍手足情深。调查只能暗中进行。如果因此引起军中不和,我们对殷帅都没法儿jiāo代。”
崔纯知黑判官余启江大公无私的性格,查起案子“六亲不认”。
就说去年放他回京协助调查兵部侍郎吴敬被杀一案,这余启江为防腐,竟把吴敬遗体拉到崔纯放葡萄的冰窖里,叫人哭笑不得。
“知道了。”余启江闷闷回答。
由于被上司再三提醒不要惹事,所以余启江便不再往军营跑,改而去罗府。
因为罗威的死,罗母一病不起,罗啸守在家中尽孝。
“罗将军去忙吧,我今天来是找令公子的书童。”
一盏茶功夫,一个十四五岁身材中等的少年走进来。相貌堂堂,举止儒雅,如果换身好衣服走路上属于会被认为是富家公子的外形条件。看来罗家给罗威请的教书先生也没白教,罗威没听进去的书,全叫书童听了去。书童名叫沈聪,看见余启江,眼中写满了畏缩。
“少爷走了,我也不再当书童,只是府里打杂的下人。”书童沈聪表情低落,从打着补丁的衣着看,他在罗府地位一落千丈,教养仍在,躬身道,“丧家之犬,不知道能为大人效劳什么。”
余启江本来打算找陇右军一个叫贾石宜的副将。受罗啸命令,案发时,正是这位贾将军负责全程跟踪。尾随罗威马车三花巷乔装打扮的小贩以及跃墙进怡红楼的行动,均由这副将指挥。但根据崔纯指示,他不好再去军营,唯有通过询问旁人。
“受罗大将军所托,大理寺全权负责罗威案。案发时,我们不在灵州,有必要了解案情的来龙去脉。”
“听凭大人问话。”书童沈聪低声下气回答。
“首先,案发当天,是你为罗威驱车,马车上只有罗威一个人吧?遇到醉汉后,被要求天黑前将一百两áng金送到。你直接驱车前往怡红楼。我想知道,罗威在出发前和在路上还有说些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