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1)
从此黎原就知道,这位江湖长大的王爷亦正亦邪,既有江湖人的狡黠,又有朝堂中人的谋略,他演技过人收放自如,不拘小节智计百出,遇大事沉着冷静,为达目的又不择手段,如果入仕,定能成为不讲原则翻云覆雨的权臣。
“不用担心,我现在很冷静。”李非默了默,“我现在对一些事看得更明白。”
他在殷莫愁身上学到了如何纯粹地思考,只是刹那间,他忽然明白她拥有一个多么澄澈的灵魂。
他真想感激上苍。
“莫愁这些年所隐忍所拼命之事,是我辈的使命,那不仅仅是个人恩怨,家国平安,应是我等生命全部所寄。从小到大我始终排斥皇室子弟的身份,一来怕麻烦,二来,也是害怕担负。我只想当个真小人,不想当伪君子。”
李非叹气:“我应该早点接受这个身份给我的责任,这将是此生继续走下去和莫愁继续下去的意义。如果我仅为了父母之仇,被与楚伯的亲情所困扰就抱怨命运无常,那么我怎么配当先帝的长孙。”
“楚伯与你不是亲情。我们才是。”昭阳看着李非眼睛,认真地说。
“我明白,”李非被昭阳感动,“我曾以为看透世情后仍保有的偏执与任性是某种潇洒,事实证明我太愚蠢了。我以后都不会这样,即使这是莫愁认为我身上的优点。”
“莫愁姐姐应该也想见你,”昭阳劝道,“但除了这个时候。”
黎原也说:“孟海英他们尽全力搜救。”
“你们不明白,我说我需要做的是像她一样理智无我地思考,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使命当中。而冷静的我就是现在。我一定要去找她。今日天亮前,我还在想如何配得上殷莫愁,这个伟大帝国的守护者,而当夕阳西下,我知道,我可以成为帝国的仆人。对我来说,这是无上光荣。”
他的语气那么坚决,仿佛是另一个殷莫愁。
世人都歌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高尚追求,可是李非,在享受了半生自由,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进京不面圣后,却决定投入“樊笼”。
黎原与昭阳大为动容,霎时无言。
“那接下来……”
“我不会马上出发,我在等一个人回来。”
黎原浑身热血都被激发,反应极快,马上说:“是唐门的那个唐迪?”
“对。”李非回答得gān脆利落。
第105章 归去来(6) 楚伯是脾气古怪的老小孩……
在抓捕楚伯的行动前, 殷莫愁共寄出三封信。
一封给李非,另外两封都寄给京城。
第二封信算信中信,给兵部尚书顾岩, 他也是殷莫愁在北境的老部下, 信里又夹着一封给皇帝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