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
甚至是超过金钱利益的价值。
如果这么说,又出现新的问题这些利益是什么?
áng祥走江湖这么多年,受到的死亡威胁怕不是一次两次,再说了,能白手起家到在天子脚下经这么大的画舫,黑白两道必须通吃。就看管家尹善对出老千者雷厉风行的作派就能窥探一二。又怎会因为死一个打手被冯标三言两语吓怕了?
这些人从通州渠州一路到京城这个集合了权力和商贸的中心,会轻易离开吗?
第19章 葬花案(18) 燕王怎么样?……
可惜了许良,不到而立之年,是兵部下属的兵器厂主要负责生产兵器的大工匠,也是兵器厂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大工匠。
十多年前,殷怀修建专门为朝廷军队研发新式兵器的兵器厂,让殷莫愁去招揽工匠人才,不论出身,凭才能录用。少年许良就在这次全国选拔里崭露头角。他出身贫寒,却凭jīng巧的手艺博得殷莫愁的关注。
后殷莫愁升天下兵马大元帅,兵器厂也一再扩建,年纪轻轻的许良官封七品。他没有家室,又天才自负,性格乖僻,只好酒。也是因为喝多,常与同僚动手,状告到殷莫愁这儿,都被她按下因为许良一无所有,只醉心兵器。殷莫愁正是看中这点……
人人都说殷莫愁有其祖父安国公风范,犀利别具一格,用人度事眼光独到,她自己选定的工匠怎么变节,当初就没看出来端倪呢?
殷莫愁自嘲地摇摇头,自认只在选夫婿这件事上眼睛比较瞎而已嘛,不至于公事上还这么瞎。思绪在当初招纳许良的时间点上徘徊良久,终于在记忆的故纸堆里翻到一个点她“咦”了一声。
许良曾说他是孤儿,祖籍锦州。
冯标也提过锦州。
又是锦州。
也许,少年工匠一心报国,只是在漫长而孤独的岁月中,他在酒楼偶遇的酒友对他设计了一场类似老乡见老乡的“一见如故”。
开始可能抹不开面子,后来渐渐被拉下水……
几日后,大理寺。
“莫愁,我们终于有所收获,”崔纯连扫这些日子的怨念,兴奋道,“吏部档案显示,先后在通州渠州做过官的京官有二十余人,太多了,根本排查不过来。后来你提醒,我发现这里有三人是锦州人士,大大缩小范围。最有嫌疑的就是刑部侍郎田大河,他十年前是通州县令,后来去渠州当父母官,这两年官至刑部侍郎。升迁路线时间,都和画舫焚尸案发生的地点和时间吻合。
这个田侍郎应该就是冯标背后的老板。我就说,四十八起的命案啊,从口供到证物,栽赃嫁祸做得毫无破绽,定是搞刑事的同道中人才能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