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2)
那可是连刘孚都无法插手的兵部。
管家:“那老爷是不保了……”
刘孚:“保!为什么不保呢。”
管家疑惑:……
刘孚三角脸,笑起来像狡猾的狐狸,还是千年老狐狸:“人不能逆天,要顺势而为,兵制改革就是势,但我也不能白白如殷莫愁的意。我如不做出保郭斌的样子,拿什么和殷莫愁谈判。”
大理寺。
黑判官余启江顶着熊猫眼仰望一弯明月,试图从明月中汲取浩然正气的能量,半柱香后,明月似乎不想搭理这凡人,余启江困得不行,揉揉眼睛,倒头睡去。
几天前,大理寺卿崔纯和余启江,还有大理寺几个官员围在桌前开小型会议。
他们离开京城的两个月余,顺着画舫案的线索,到了通州,又来到渠州,为那些被残忍杀害的女人和拿来顶替凶手的替罪羊。不查还好,一查,发现案件并不只大理寺档案那些,两个州从太守到地方官员,许多人牵涉其中,可谓拔出萝卜带出泥,同一条藤蔓上开出一串恶之花。
最大发现当属查出了为这条蔓藤提供养分同时也汲取数倍于付出养分的冯标为恶教之首。可惜对方早在崔纯到来前就斩断了蔓藤,逃之夭夭。
崔纯将他查到关于冯标的情况写信给殷莫愁,在继续追查的同时为冤死者主持公道。这不是一个小工程,各种供词证言判书,旧稿新稿堆积如山,又已事过境迁,大理寺那么点人,经常需要为几份供词的不一致头疼不已。
这不,今天会议讨论的内容就是:
通州太守知道下面的人制造冤案,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不算同犯。算,可他又没收半分贿赂。不算,他至少渎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