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
“旧石厂那块地,自前朝就在那儿,一直好好的,为什么要搬迁,因为工部算准了,官道要扩建,西城门的路要改造,来京城做买卖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运粮运炭的商队,把旧石场搬走,原址建些商铺客栈,供往来商队歇脚,光租金,一年都够丰厚的。但人算不如天算,陛下亲自下令改造护城河,使其与大运河连接,从此南来北往的商人可以直接通过航运把货送来京城导致经过旧石场那条道的商旅不增反减。”
改造护城河当初遭到工部qiáng烈反对,理由是大运河三五年就来个水灾,引入大运河无疑增加了京城河患。也有不少谏臣上书,说带来河患事小,带来南方秦淮的奢靡之风事大,甚至还有人以áng洋的“天下第一画舫”举例,说什么败坏风纪,就差没说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但是皇帝力排众议,拍了板,工部没法子,只能硬着头皮打破自己的如意算盘来改造护城河。
“工部把旧石场迁址当作赔本买卖,不管了。京兆府尹呢,明明常有人报案说路面不便通行,因无利可图,也懒得管,这些报案记录都还有存档。好嘛,你们把朝廷衙门都当作自家生意了。”
她竟一清二楚,王谦和许禾难掩惊讶,殷莫愁懒洋洋往椅背靠住:“以为我这几年修身养性,就什么都不知道?”
兵部诸人腹诽:大帅也知道您整天宅家里正事不gān么?
李非腹诽:还有人把自己游手好闲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殷大帅先武后文,以理服人,此刻被扒了皮的两名大员像雨打的鹌鹑似地,除了瑟瑟发抖,吱都吱不出来。
殷莫愁:“好了,从现在开始,主动认罚的,我还可网开一面,还找借口托词的,我就不客气,说起来我也很久没给陛下呈奏折……至于怎么罚,你们互相给对方提要求,谁提得有水平,或可从轻发落。”
你们互相推诿,现在就让你们互相拆台。
殷大帅要整人了。
嘤,说好的赤子之心呢!
两位大人朝程尚书投去求救的眼神。
但程远好容易趁殷莫愁给他出口恶气,才懒得搭救。于是两位朝廷大员互相你看我我看你。
王谦已回过神,小声嘀咕:“照殷帅这个说法,工部过失是主因,京兆府就算是善后不利吧。”说着,对许禾露出一副“兄弟啊对不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惋惜表情,张嘴便道,“下官提议工部尚书承担吴敬丧葬费用,以告慰吴侍郎在天之灵!”
丧葬费用是小钱,许禾是气王谦不讲仁义先发制人,当场就绷不住:“好你个王谦,亏我刚才还扶你一把!”说罢便提议,“下官提议京兆府尹作为地方官,安民有责是分内事应出钱赡养吴家遗孀,听说吴家有个小公子,王大人应抚养其到成年,以让吴侍郎放心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