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重回八零小卷毛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重回八零小卷毛》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少年方辉的烦恼-(1)

  东城的面是炒浇面, 浇头是现炒的。

   徐重带三个孙女早上去吃面。

   徐蘅最喜欢吃肉, 焖肉面还要再加一块大排。徐蓁点蟮糊面;安歌随老太太, 双菇面。虽然是素的,但因为蘑菇和平菇产量少, 这碗素面比焖肉还贵。

   账台报出总价, 徐重吃了一惊, 掏尽口袋, 总算身上的钱和粮票还够。他自己吃阳春面, 要双份的面条, 之所以不要浇头, 倒不图省钱, 实在是口味习惯。

   徐重去端面,徐蓁带着两个妹妹找了张桌子坐下。

   昨晚徐重“审核”她们的零用流水账,发现三个孩子很有意思。徐蓁拿去或租或买了言情小说,徐蘅的钱不但没少还多了一点,她把钱交到安歌手上保管,安歌给她计息。至于最小的,把她和徐蘅的钱做押金, 换回真丝线,做钩花的活。

   更有意思的是,干活的人是徐蘅。

   徐重夸了徐蘅, 分别和大孙女、小孙女谈了下。

   “我想培养她自力更生。”小孙女痛快地承认。

   “怎么说服姐姐的?”徐重在基层呆得久, 很明白有些人宁可蹲在墙根晒太阳, 也不愿意动手干活。甚至有可能钱放在跟前, 他们还嫌拿来的不是现成能吃能喝的。

   这有什么。有想要的东西,就能化作动力,尤其徐蘅脑子比别人少根筋,更容易被眼前看得到的吸引住。

   安歌挺想跟爷爷讨论用人之道。爷爷是好人,但不是好人就能成事。万历年间,张居正、胡宗宪、戚继光不是完人,但他们做成了事。

   按爷爷的书生气,恐怕有心无力啊。

   她兜了个大圈从古讲到今,徐重听乐了,“谁教你的?”

   “书!”安歌理直气壮,“我什么都看,看得多就会纸上谈兵了。”

   还知道纸上谈兵?

   徐重拉开抽屉,想再给小孙女一点零花钱,却发现本月的钱已经花光。他笑得有些僵硬,把抽屉又推了回去。

   “明天早上跟爷爷吃面去!”

   “好!”安歌才不要劝爷爷别把钱花在她们身上呢。爷爷是大人,她听大人的。

   吃过面,安歌上午还有事,学校组织了一个歌咏队,星期天练习合唱。

   徐正则把她送到学校,然后去维修店。店开出来,零零星星的小活不少,主要是收音机。只要找得到电路图,对他来说可太简单了。

   安歌到得早,大礼堂空『荡』『荡』的,别的同学还没来。

   学校以学为本,说是歌咏队,还不如说班干部队。在老师看来,学习成绩好就有精力(资格)干别的,当班干部,参加课外培训,进合唱队。

   安歌个儿小,给放在第一排。旁边好几个滥竽充数,光张嘴不出声。音乐老师吆喝了几回,也不换人,重新排了下队伍,把他们『插』花似的分开。这样,每一块的声音平衡,不会这边特别响,那边没动静。

   当然,也没办法换。有些同学唱歌好,但成绩不好。班主任会从中阻拦,“得了,他成绩不行,别折腾其他了。”哪怕班主任不管,还有家长管,寻到学校,“我们家孩子还是专心读。”

   安歌爬上琴凳,掀开琴盖,随手弹了几个音。

   梦里她专门学过,不过一天不弹自己知道,两天不弹老师知道,三天不弹……所有人都知道。

   所以就真是随便弹弹。

   弹了小半首,后头的谱想不起就停了。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