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位姨父-(1)
兄弟姐妹多也有好处, 力量大。
徐重生病, 徐正则和安景云累了一天一夜,帮手的来了。
李勇是一个。
他在厂里属于老油条的存在, 大错不犯, 小过不断。厂领导拿他没办法,扣钱吧, 基本工资不能动,那点奖金根本不在他眼里。
物质不行,那么荣誉能否打动人心?李勇十分谦让:不用考虑他,请领导们把先进留给奉献更多的人。
听说徐重住院, 李勇跟安友伦讲起一声, 跟厂里请了假,扛了铺盖到医院陪床。
徐重连儿子儿媳都不想劳动, 何况姻亲。
但李勇不走,他也没办法。
于是病房里多了道风景,一个打『毛』衣的男人。
护士们没见过这样的, 纷纷找理由进来观摩, 李勇一点也不难为情,还跟大姐姐小姐姐们讨论『毛』衣是分片打、还是绕圈圈来得好。
在李勇看来, 闲着也是闲着, 看点滴只要带只眼睛, 堤内损失堤外补, 扣的奖金可以靠做手工填回来。
安景云劝过李勇, 谁知李勇说, “大姐,戏里这样唱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咱们两家最拿得出手的就是你家老爷子,他要有什么事,咱们家那个老的还睡得着?”
这话说得……但确实在点上,自从跟徐重做了亲家,安友伦放心多了,总觉得万一风吹草动,至少有个能申诉的口子。
亲家那十年里也没好过的真相,安友伦已经抛在脑后,当官么,哪朝哪代不是起起伏伏。而且难归难,有他那种朝不保夕的难吗?
“真不累,大姐。你家老爷子省事,我只要扶着他上个厕所,替他打个饭,谈不上辛苦。”
比在家轻松多了。老丈人横挑鼻子竖挑眼,亲家老爷子却客气,而且还能听到一些“高层次”的东西。别看李勇胆子大,敢做生意,那是因为有小安歌这颗定心丸。要是严查投机倒把,难道亲家老爷子能不管自己的亲孙女?
最多训一顿,把摊子收掉也就没事。
换成没关系的试试,起码坐一两个月牢房吃萝卜干饭。
李勇又趁热打铁,“大姐不是我说你,你自己也得注意身体。春二三月恻恻寒,有个头痛脑热,难道以后还有补救的机会?”
安景云哪里不知道得注意,月子病只有在做月子时才治得好,她又不打算再生,要是留下问题恐怕后半生就得带着病过。
只是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主『妇』,实在没有可以休息的间歇。
李勇看着她的神『色』,把这事包在自己身上,“放心,老爷子交给我管,过几天出了院交还你们。”
除了李勇之外还有一个好帮手,小王。
他跟居委会合营开早点铺,卖馄饨、包子和糖粥。街道出场地,又安排了三个返城知青就业,每天从凌晨三点忙到中午一点,下午的时间刚好来管这群小萝卜头。
小王在大院的老房子里做晚饭,四个孩子三点半放学,先做作业,四点半吃,然后拎着两饭盒菜回去,老太太和安景云只要烧个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