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以物易物-(1)
“借粮?今年又不是什么灾年,文渊兄弟你借粮是要干什么?”薛举听了李文渊的话以后好奇的问道。
“薛大哥有所不知啊,我这不是又收复了三个郡府嘛,现在手下地盘儿比以前大了,人比以前多了,但是现在我面临的是李轨留下的一个烂摊子。他为了跟我打仗在民间强抢粮食作为军粮,使得现在我虽说接管了这三个郡,但是民间缺粮啊,再加上现在已经过了耕种的时节,我现在面临着很大一部分的粮食缺口问题。我作为百姓的父母官总不能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啊,所以我这不是来求到薛大哥的头上来了。”李文渊将自己面临的困难跟薛举说了个明白。
“我手中的粮食倒是有着一些富裕,文渊兄弟上回找我借粮所承诺归还的粮食我也已经收到了。兄弟你的信用自然是不是问题,只是不知道这回你的缺口有多大呢?”薛举点了点头,跟李文渊说道。
“差不多需要二十万石左右。”李文渊将自己心中早已有的数字告诉给了薛举。
“才二十万石?就算是西域人少,这粮食的数额貌似也是有些不够的。莫非文渊兄弟你还跟我见外,刻意将数额压低了不成?”薛举听到李文渊报出的数字以后,大为惊叹的说。
“薛大哥,你又想多了。我跟谁见外也不能跟你见外,咱们谁跟谁啊。我跟您说的二十万石确实就是二十万石,既没有一分的夸大,也没有一分的压低。在瓜州我缴获了一批李轨的军粮,虽说李轨差人去焚毁了,不过好在扑救及时大部分军粮还保留了下来。再加上这段时间对这三个郡府之内李轨心腹的调查,公审,以及对那些哄抬米价企图囤货居奇的米商们的处理,这又得到了一大批粮食,所以说现在粮食的缺口只有二十万石。”李文渊见薛举以为自己跟他见外,连忙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啊。这些趁着大军打仗时屯集粮食哄抬米价的商人着实可恶,文渊兄弟能有这种果断的手段,狠下心来处理这批商人,那当真是再好不过了,堪称是百姓之福。不过话说回来了,哥哥我也是要起兵的人。此时粮食虽说是有,但是若是一下拿出二十万石来怕是不好交代。不如咱们这样,咱们就在这里签订一个同盟协定,我拿出二十万石粮食换你两年之内给我提供一个安全的后方。有了这一纸协定,这二十万石粮食就不再是问题。文渊兄弟你看看怎么样?”薛举听到李文渊解释以后,低头思考了一下。再想到自己需要给自己身后那批人一个合理的解释之后提出的这样一个折中的方案。
“我明白了薛大哥,这是要跟我做一做纸面儿上的文章功夫啊。”
“文渊兄弟,我也不想这样啊。咱这是身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啊。他们拿出钱粮让我能够招兵买马,咱们现在用人手短,拿人家的粮食总归是要有一个交代的。不过文渊兄弟,你要是不想明面上签订这个同盟协议的话,哥哥我倒也是不强求你。我自己家的庄园中还有的七八万石粮食,虽说填不上你的这个口子,但是填个一小半儿还是足够的。咱们兄弟一场,无论如何我也不能看着你有难却在一旁袖手旁观。”